第二十四章(第6/10页)

“班长,您家也请坐哇!”

华子良抱着扁担,在那挑青菜旁边规规矩矩地坐下来。

“官长,多承您家维持。”老板笑哈哈地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二天有空,定要陪你哥子吃茶。”

特务也眉开眼笑。

“头回生,二回熟嘛!”

“哈哈!您家说得对,对!今天,官长办点货回去?”

“百十个人开伙,只要价钱公道,当个老买主也行……”

特务说到“价钱公道”几个字时,声音故意拖得长长的。

“好说,好说!”老板笑道:“开张就交朋友,八折之外,格外再打个折扣!伙计们,快来给官长办货!”

不到几分钟,华子良的挑子里,油罐,盐巴全压在青菜上面。

老板从货架上又取下一条华福香烟,塞进挑子里去,笑嘻嘻地说:“条把烟,小意思,官长带回去抽着玩。”回头过来,老板又把一叠钞票,十分自然地塞进特务的衣袋。“官长,您家和我兄弟一见如故。咱们拉个交情,百十个人的伙食,包给小店负责。”

特务忙着点头,嘻嘻笑。“没问题,没问题。”

老板又殷勤,又周到,把特务从拥挤的顾客丛中送出铺门,又握手道别。回转身来,他笑嘻嘻地顺便和担着挑子挤在人丛中的华子良也拉拉手。这时,他把一张纸条塞进了华子良的手心。

华子良默默地收下纸条。他懂得,这是地下党接到他寄出去的信以后,送来的回信。华子良把挑子一顺,不慌不忙地从人丛中挤了出去。

一辆亮蓝的轿车,从市区驶出,在成渝公路上飞驰。

车上坐着一个穿咖啡色西服,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

这是李敬原。他的额角已经出现了一条条明显的皱纹,鬓角也全白了,但他那对略微近视的眼睛,仍然流露着沉毅的光芒,比过去更加明亮透彻。他躺在车座上,咬着象牙烟嘴吸烟。辨不清他是一个富商大贾还是一位高级官员。

轿车盘旋着,上山,穿过山洞,又飞驰下山。

轿车在林园旁边驶过,车窗外显现出林园附近的森严警卫。

“蒋介石又来了!”司机悄声地说。

李敬原没有讲话,手里翻阅着几封信;心里正想着刚才出城前的一些事情……

成瑶接到他的电话,在开车以前把他要的东西送了来。这年轻的姑娘,已经比过去稳重沉着多了。可是李敬原仍然一见面就问:“坐了大半年机关,习惯了吗?”

“比当记者清闲多了。”成瑶笑道:“现在谁也不来办理人寿保险,我们安平人寿保险公司简直没有业务……”

“最近去看你妈妈没有?”

成瑶摇摇头,一绺鬈发飘到脸上,她把发丝轻轻拂开。

“坐机关以来,我轻易不出街。”听得出来,她的声音是真诚的。

“那天大火①,你们那里相当危险。”

①1949年9月2日,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在市区纵火。朝天门一带市区尽成焦土,数万群众无家可归;死亡达万余人。

“林森路街上尽是逃难的人,喊爹叫娘,哭哭啼啼,真惨!”

成瑶说着当时的情景,像又看见那冲天烈焰在狂风中乱卷,火舌舐到之处,楼崩墙垮,黑烟弥漫……“大火烧了一整天,根本无法扑灭。听说消防队的水龙里,喷出来的不是水,全是汽油!”

“繁华市街尽付一炬!”李敬原说:“敌人有计划的毁灭山城。”

“是呀,蒋介石后来还到灾区巡视!”

“这证明,白公馆送出来的情报,十分准确。”

“白公馆和渣滓洞的全部名单,我都记熟了。”成瑶忽然告诉李敬原说:“华子良送出来的信,我一看,就知道是二哥写的。”

“和他办《挺进报》一样,恭楷的仿宋字。”李敬原忽然问成瑶:“你知道华子良是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