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首西江月(第2/3页)

林家虽然是商贾之家。但累世巨富,已经开始培养家里的诗书之风。她也粗通诗文。这首词即便是她来看,也是相当有意趣。

对众人的反应,贾环笑了笑。他对这样的效果并不感到意外。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名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都是脍炙人口、流传于世的名句。

至于这首西江月贾环一个理科男怎么记得?因为,这是入选语文课本的诗词,他当然印象深刻。

辛弃疾在这个历史时空中湮灭了。想也是,开豪放派先河词宗的苏轼都没出现,同为豪放派代表词作家的辛弃疾湮灭也有几分情理。

贾环落款填上他的笔名:“九悟”,说道:“劳烦吕老板用这个笔名做广告营销吧!”

他暂时不想出名。出了名还怎么转换身份离开贾府?

“行。”二十两银子买到这样的佳作,吕老板算是赚到,听到“广告营销”,心里一动,这个词用的很有讲究啊。

林心远佩服的赞叹道:“贾兄高才啊!在下佩服。日后一定要多来亲近。”

他对贾环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看到贾环是个小孩的轻视,到贾环和吕老板谈成生意的揣测,认为可以交往。现在这首西江月一出,他认为贾环可以深交。

这首佳作挂在他的西江月茶楼上,会让他赚翻。

“林兄客气了。”贾环搁下毛笔,从吕老板手中收了二十两的银票,告辞离开。

出了风头,不赶紧走,难道留下来听吕老板和林心远二人对他吹捧?

……

……

刚出门,守在门口的赵国基就焦急的迎上来,跟着贾环下楼,问道:“环哥儿,书卖出去了吗?”

“卖出去了。话本外加一首词,卖了50两银子。”贾环语调微微有点兴奋,今天出来一趟,他也没有想到收获这么大。他预期在10两-20两之间。

“这么多!”赵国基吓了一跳,随即,喜笑颜开,为贾环感到高兴。

从木制的楼梯走向茶楼大厅,贾环笑着道:“以后还会有更多。舅舅,咱们的蜂窝煤制作要准备原材料了。等会我给你支10两银子,你在坊里租一个小院,储备煤炭和泥土。”

“啊?要是卖不出去折在家里怎么办?”赵国基的第一反应销路。他是典型小富即安的心态。

贾环笑道:“舅舅,你放心。我有办法卖出去。”

赵国基就不再劝贾环。50两银子的巨款啊,足够他一家嚼用2两多。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到手。啧啧!

到得楼下,贾环招呼着已经看到两人的钱槐和胡小四一起离开。

赚了50两银子的外快。午饭时分,贾环在崇文街的醉仙楼要了5两银子的席面,以茶代酒,庆祝卖书计划“初战告捷”。

一共十四道菜,有:蜜饯鸭梨、罐煨山鸡丝燕窝、酥炸腰果、鸳鸯卷、陈皮牛肉、珍珠鱼丸、持炉烤鸭、麻辣鹌鹑、酱羊肉、明珠豆腐、五香仔鸽、炒珍珠鸡、时蔬瓜果、茉莉雀舌毫。

钱槐和胡小四吃的大呼过瘾。

茶足饭饱,已经是近下午2点许。贾环付了2两银子给酒楼的掌柜,预定了后天酒楼二楼的一间包间,这才和赵国基三人提着打包好的菜肴回贾府。

食盒里面都是没有动筷子的菜,准备带回去给赵姨娘、如意、晴雯几人尝尝。贾府里,醉仙楼这样的美食并非吃不到。贾府私房菜甚至还要更高档、精美。

但是贾环、赵姨娘处在贾府生物链下层,以及两人身边的人,还真就吃不到。

……

……

这天下午,贾宝玉从在贾政的书房里见客回来,换了身衣服,到黛玉房里找她玩耍。

自去年冬黛玉进贾府以来,他日常许多时间都是和林妹妹一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