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探视、再见(第2/3页)

穿着素雅的浅蓝色罩衫的美女是李纨,肌肤白腻,容颜秀美,二十岁左右,一举一动充满了闺房少妇独有的风情。

秦可卿穿着妍丽的绸缎水粉色外衫,身量中等,比之李纨略显纤巧,约十七八岁的年纪,娇媚动人,国色天资。

李纨得体的微笑着道:“环兄弟来顽了,快请坐。”又介绍道:“这是东府的蓉大奶奶!”

贾环现在在贾府里地位很高。无人敢惹。凤辣子都委屈的认输了呢,不敢再找他的麻烦。但李纨是怕了贾环那个冲脾气,可不敢和他亲近。

秦可卿纤纤袅袅的起身,向贾环行了个礼,“秦氏见过环叔。”贾环年纪虽小,但比贾蓉要高一辈。秦可卿算是贾环的侄儿媳妇。

贾环回了一礼。秦可卿神情温柔,描着细细的长眉,金钗银饰带在发髻上,白皙圆润的脸蛋,说话轻声细语,自有一股温柔婀娜的韵味铺面而来。

贾环心里暗赞一声,似乎可以用这两句诗来形容秦可卿给人的第一印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温润如雨,轻柔似风。

难怪贾府上下都喜欢她。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待人接物都很妥当。

素云就将贾环来看贾兰的事情说了。李纨就笑道:“倒要谢环兄弟。兰儿早起在院子里读书染了风寒。请太医来用了药,这会子已经退热,还要在养几天。”

贾环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他在书房小院里晨读,贾兰在家里晨读。因季节变化所以感冒发烧。

李纨看似是贾府里的大善人,从不惹是非,口碑极佳。但贾环却是知道她内心是个要强的人,就指着贾兰将来高中。受封命妇时,凤冠霞帔。

贾母临终时嘱咐贾兰道:“将来你成了人,也叫你母亲风光风光。”就是这意思。

封建时代的寡妇,改嫁什么的,就不要想了。也只有含辛茹苦的抚养儿子。等儿子有出息,才有风光、脸面。才不用小心翼翼,才能像正常人一样活着而不受非议。

贾环心里涌起对她的同情。正如李纨的判词所言: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贾兰高中之后,就是她油尽灯枯,命丧黄泉之时!

这是封建礼教在“吃人”。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面对此批判的入木三分。

贾环坐下来,喝着素云端来的茶,说道:“我说一句大嫂不爱听的话。读书人三更起五更眠,头悬梁,锥刺股,都是常事。但兰哥儿到底是年纪小了些,并不适合苦读。再等几岁最好。”

李纨嘴角就掠过一抹讥讽之色,喝着茶,没说话。她是前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家里是诗书传家。姐妹们都能识字断文。她已故的丈夫贾珠是秀才。读书的事情她不比贾环懂得多?

贾环什么人,只看李纨的表情就知道她没听进去。到底是交浅言深。

贾环心里自嘲的一笑:你同情别人,别人未必要你的同情呢!想了想,说道:“我明日就要出府去闻道书院读书。我和兰哥儿名为叔侄,实为同学、朋友。我有几句话,请大嫂转告兰哥儿。身体是学习的本钱。身体好,才能耳聪目明,脑筋灵活。兰哥儿有时间可以试试我这个法子:饭后不要坐,要走百步。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不要每天久坐在书桌前。学习要花苦工。但重在效率,不在时间。”

说完之后,贾环不管李纨听进去没有,就站起身,拱手一礼,准备离开。他来看望生病的同学,尽同学之谊。李纨不听,他不强求。

“啊?环兄弟要出府读书?”李纨微征了几秒,挽留道:“环兄弟再坐一会儿。”又吩咐翠云去拿了贾府里上佳的糕点、时令的果盘来摆开招待贾环。

贾环点头道:“嗯。林先生辞馆,我打算去闻道书院读书,继续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