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两处情愁(第2/3页)

贾环略一想就知道薛姨妈内心里的想法,道:“谢姨妈。不用了。”说着,居高临下,对趴在滑竿上一脸痛改前非模样的薛蟠道:“薛大哥,你若是再犯法,我还是不讲亲戚情面。请薛大哥记着!”

薛姨妈脸色变了下。这太嚣张了!

薛蟠自从大理寺出来还没和贾环说过话,他实在有点怕贾环,这时在母亲面前,胆气壮了些,强自的哼了一声,“我知道。”

薛姨妈脸色再变,诧异的看着儿子,竟然没有犟嘴?这不对吧?她儿子什么时候这么听话?

贾环轻轻的点一点头,目光和一米开外,中间隔着个薛蟠的宝钗交汇,心里有些苦涩,带着晴雯离开。

宝钗默然的看着贾环离开,心里的痛苦放大,吞噬着她的心灵,让她想要流泪。

她和环兄弟之间已经有一道看不见的沟壑。原因不在她,在环兄弟和她妈,她哥哥的心中。

她无法改变。

……

……

贾环带着晴雯从梨香院的西厢房往望月居走。酷暑的傍晚,微风从道路两旁的林间徐来,凉爽宜人。

晴雯走在贾环身侧,觉察到他心里的情绪,担忧的道:“三爷,你和宝姑娘可怎么办啊?”

贾环苦笑一声,“凉拌。先等着吧。”他现在不具备打薛姨妈一棍子,再给个甜枣,保证薛姨妈不记恨的地位。还需要时间来冲淡薛姨妈的不满。

整个事件中,他唯一亏欠的便是宝钗。

他的婚事已经被提升贾府的日程。贾政交给贾母、王夫人处理。他是不是非宝姐姐不娶呢?应该是的。

他很难忘却在贾府里见到她时的惊艳,第一面,第二面!也难以忘记她的误会,导致两人心生爱慕。更知道她内心里的情意:宁愿忍着娇羞,让他把玩怀里的金锁,也不想他误会。她与宝玉没什么。

这是一个不会轻易表露情感的女孩。端庄的大家闺秀。一个冷美人,纵是无情也动人。只有细细的去品味她的言语、举止,才能体会到她那若涓涓溪流般,细微的、清澈的情意。

刘若英在《为爱痴狂》中唱到: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这样的,现代的表现感情的做法,在贾环现在身处的时代,在宝钗身上,绝无可能。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意,在现实的面前,仿佛不够承压,很容易断掉。只余下一缕细细的情思,萦绕在两人的心头!

贾环回头看了夕阳中的梨香院一眼:宝姐姐,你放心!

此时,宝钗正在薛蟠的卧室中,软语宽慰着哥哥、母亲。眼睛红红的,几滴清泪滑落而下。说不清是为哥哥的遭遇而哭,还是为心底那心碎般的痛苦而哭。

一种相思,两处情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

因为薛蟠受伤回府的缘故,梨香院中热闹起来。贾府里的各房各处都派人来安慰薛姨妈。

尔后,随着时间的流走慢慢的安静下来。王夫人带着宝玉走后,梨香院重新恢复平静。

见薛蟠闭着眼睛要睡觉,薛姨妈叮嘱香菱,“你好好照顾着这个孽障,他要什么,你都应着。”

香菱十三的年纪,温柔地答道:“奶奶,我知道了。”

薛蟠睁开眼睛看着香菱那美丽、标致的容颜,心中极度的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郁闷的道:“我不要你照顾。你以后跟着我妹妹去。”

薛姨妈这会儿舍不得骂薛蟠,急道:“你又要闹那样?香菱做事,不比别个细心。”

薛蟠瓮声道:“妈,你别问了。是贾环要求的。他说这样才肯放我出来。”薛蟠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心里藏不住话,径直的都说出来。

薛姨妈气的浑身发抖,咯吱咯吱的咬着牙,半天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