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不是第一名(第2/3页)

罗子车无语的翻个白眼。

韩谨笑一笑,听着同伴斗嘴。这时耳边突然听到一句话,“幼安兄这是去哪里?”扭头一看,是右手侧的扬州士子中萧幼安正其身离席。顺着后面的通道往侧门方向走。问话的是朱华藏。

萧幼安三十多岁,相貌很普通,但是气质很儒雅,穿着蓝袍,回道:“在下内急更衣。”

……

……

苏诗诗退下去后,大厅正中的场地空出来。在经历一个小的“波折”之后,今天最后一名名妓紫南进入大厅中。另有数名女子伴舞。随着“铿锵”的琵琶声奏响,花魁大赛最后一个节目开始了。

跳的也是舞蹈。曲目名是国朝才子、名臣林季同依据唐朝舞乐编写的《上皇极殿中舞》。这是一曲宫廷舞蹈,歌颂皇帝圣明、大臣贤良、盛世太平。这种大型舞蹈,又共分为九段曲目。紫南此时跳的就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段《玉女谪仙》。

一曲跳完,满堂的喝彩之声响起。

贾环有点呲牙,轻轻的吸了一口凉气。

这位紫南姑娘二八年华,身量中等,精巧靓丽。她昨天唱的就是一首李白的《关山月》。很难想象这位江南佳丽会唱起大气磅礴的战争诗词。

再加上今天这个大气磅礴的宫廷舞蹈,很容易让人对她产生极其深刻的印象。

话说这些名妓果然都是很有两把刷子,绝非浪得虚名。比如:袁静香明显走的是“技术路线”在青楼立身,而她的昆曲竟然唱的那么好。

紫南跳完之后,身边伴舞的女子都退出去,她独自站在厅中,等待着打分和结果。

大厅上首,居中而坐的主持花魁大赛的中散先生微微一笑,赞赏道:“好舞蹈。”他这样的名士,很难说一些违背良心的话。是好就是好。不可能故意贬低。

一票。五票。名士圈中六票全部拿到。

陈高郎笑道:“太上皇时,老夫曾在皇极殿中有幸观赏过宫中的乐师演奏全部的《上皇极殿中舞》,气势恢宏,尽显我皇周国泰民安的气象。创作此曲的林三元才高八斗,国朝定鼎以来无人可及!紫南姑娘还要勤加练习啊。”

陈高郎投了弃权票。

大厅中微微有些议论声。明眼人自是看得出来,这是出于避嫌的考虑。毕竟,紫南的领先优势太大了。

有些人将目光投向贾环。陈尚书话里有话啊。单论才华的话,贾子玉和世祖朝的大才子林季同相比,似乎还是差点份量。林三元是公认的能与明朝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徐渭相提并论的人物。

贾环平静的坐着。

接下来,紫南拿下了所有的票数。总计11票。高出苏诗诗两票。这时,外面观众席上的花篮数目统计出来。总计42个。其中,扬州盐商郑元鉴砸下了3万5千两白银。超过前面扬州盐商汪鹤亭砸下的3万两。

至此,整个花魁大赛的名次就是一目了然。前四名分别是紫南、苏诗诗、袁静香、冰婉。

大厅中安静下来,就等着中散先生宣布结果了。

……

……

观众席的彩棚之中,郑元鉴微笑着看了一眼汪鹤亭等徽商,淡淡的道:“如何?”

那股子骄傲的意味自然的流露出来。

汪鹤亭笑笑,没说话。他输了一阵,但是投入三万两银子,即便苏诗诗是第二名也是可以捞回成本的。

身旁的长子汪幼鸿有点气愤。这不是汪家的财力比不过郑家吧?却是给郑家抢了头彩。何其的让人不爽。

坐在另外一边桌子上,保持着中立的马均泰苦笑着摇头。

这不是实力的问题,而是出场顺序的问题。按照往年的惯例,苏诗诗要排在最后一个出场的。但她却是排在倒数第二个出场。这就吃亏了。而且,谁又想到郑家会支持紫南呢?

几万两银子砸下去,绝非斗气那么简单,里面肯定有利益交换。就是不知道依靠着甄家的郑元鉴什么时候和陈家搭上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