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恐惧、快意(第2/3页)

但是,贾环要她结束“闹剧”,她就结束,这面子往哪儿放?所以,在表达不满之余,顺手敲打贾环。

然而,贾环现在根本就不吃她这一套。话说的很平,不算刺耳,但态度、意思是寸步不让。

贾母冷哼了一声,扭头不理贾环。

贾环现在在贾家的地位,和贾母的关系,总体而言,可以以“疏远”两个字来概括。要是细致的来分析的话,可以用很大的篇幅的叙述,诸如:原因、结果、家长、权术、制衡、博弈等。但如果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斗而不破。

这是贾环和贾母之间的关系,一种自然而然的调整。

贾母的优势在于她的长辈身份,贾环的优势在于他的年龄、潜力。双方的交锋限制在“斗而不破”这个层次:有斗争,但不会撕破脸。因为,撕破脸对双方而言,代价太大。

贾母要整贾环的话,手段多的很。比如,不吃饭,这足以逼着贾环跪下认错;比如给贾政说要搬回金陵去住;再比如,直接拿棍子抽贾环。但是,撕破脸,做完这些之后呢?

贾环有没有反制措施?肯定有。他同样有大把的手段让贾母这个晚年没办法安度。要知道,至尊的皇帝在晚年都得听人的摆布,何况一个老太太?

所以,贾环和贾母的交锋,在不撕破脸的前提下,只能是讲道理(宅斗)。现在的情况是贾环道理讲的很明白,贾宝玉在无理取闹,贾母因而是冷哼一声,懒得理贾环。

要她宣布闹剧结束,她肯定是不干的。

没面子。

……

……

随着贾母的一声冷哼,屋里的场面僵持住。

如果现在是雍治八年,贾母的大秘书鸳鸯大概会出面训斥贾环几句:你不对宝二爷的健康负责,那你说什么宝二爷是装病?但是现在鸳鸯没有任何表示。因为,现在交锋的层级已经超过了她说话的余地。

环三爷现在在贾府里,是谁都能训斥两句的吗?

屋内紧张的气氛,突然间就这样消落下来,转变为僵持。很多看戏的人都还没回过神:环三爷这样明目张胆的“顶撞”老太太,为什么老太太只是点到为止呢?

想明白的人,则是感受到贾环如今的地位。这是一种具体的化的体现。贾府里,有多少人敢逆着贾母的意思的?大老爷算一个,还有吗?在贾母面前,有道理,没道理很重要吗?

现在,真正的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站在屋内大厨不远处的王熙凤看看贾环挺拔、平静的侧影,心里郁闷的叹口气,将对贾环的不满、幸灾乐祸的情绪压下去。唉……她以后还得捧着贾环。

贾环和贾母的交锋,她当然是看的明白的。一环扣一环,逻辑清晰,摆事实(威胁),讲道理(利益),很符合环哥儿的性子。他做事向来如此。

王熙凤想了一回,心里感叹着贾环如今的地位,顶撞了老太太一句,都没多大的事。啧啧……这要在以前,真是难以想象。

她明丽的凤眼微动:她要不要出面打圆场,结束僵局。

当然,这就有可能得罪宝玉。得罪宝玉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她管理后宅,有时候需要借助于宝玉在老太太面前受宠、地位来处理一些事情。

王熙凤看的明白的事情,王夫人、薛姨妈等“江湖高手”自然也看得明白。李纨这样的明白人随后也反应过来。

事关贾环,黛玉的反应比平日要慢一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等到现在,屋内没有一个人说话时,她也回过神来。心里涌起一股解脱的感觉,还有事后的欣喜,以及流淌在心间那难以述说的甜蜜。

心情仿佛坐了一回过山车般的紫鹃这时也有点明白了。三爷没事。心里长长的松口气。

袭人在这方面比紫鹃擅长的多,心里念了好几声:阿弥陀佛。到底是三爷,看问题、形势,看的非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