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如山倒。(第2/3页)

他打小苦练武艺,从一名低级武官之子走到如今的位置。娶了几房美妾,儿子五六个。人生至此,绝不能算失败。但是,他如今最大的危机来了。

前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奉命清查京营,若是与太子有勾连,最好的结果是去边疆效力,阵前戴罪立功。差一点的,抄家杀头。他早年时,受过太子的恩惠。现在,与太子有所来往。

烦躁便是由此而来。太子没有要求他做什么,他也不可能为太子卖命。等太子登基还差不多。双方保持着联系。但如今这样的政治重压之下,他说的清楚?

乐参将在家中一夜未眠。第二天,王子腾持圣旨进入京营驻地。京营十二营有五营随左都督牛继宗出征西域,果勇营入值禁中。还有六营四万八千人在驻地。乐参将在当场被拿下。

王统制在京营中颇有耳目,动作极快。

太子的“势力”遭遇重大打击。

……

……

二十六日,上午时分,都察院的二堂之中,北静王、左都御史殷鹏提审太子之师傅伯龙。锦衣卫派了一名指挥同知坐听。锦衣卫指挥使毛鲲并没有亲自亲来。

傅伯龙天下名儒,身材高大,将近七十岁,给都察院关了这么些天,精神还很好,一身蓝衫略显脏乱。傅伯龙昂首站在堂中,愤然的道:“太子何等贤明?怎么可能会谋反?诸公难道不是心知肚明?为何还如同泥塑,不去天子面前分说。却要来审问老夫。”

北静王水溶和殷大中丞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苦笑。太子贤明不贤明不好说。但是太子那性情,绝对可以称得上柔弱,要说结交武将,准备造反,根本不可能。但是,这话,谁敢去和天子说?

前段时间,敢做于发声的言官、正人,在朝堂上已经被清扫一空。朝堂上现在的风气……人人明哲保身。

傅伯龙问住两名主审官,气势逼人。

心里却是禁不住长叹一口气。他交给太子的办法,本来已经在天子面前过关。谁料到,太子与甄家之间有银钱往来。使用在何处,他都给瞒着的。

傅伯龙正想着时,堂后转出来一名绯袍的文官,微笑着道:“傅太师,不审你审谁?”看似笑着说,语气却是很嘲讽。傅伯龙官居太子太师。

傅伯龙一看,看清楚进来的是谁,气得浑身直抖,道:“方凤九,你敢狭私报复?要知道你也是太子少傅。”

京城风华,除了朝堂政治之争外,还有一个广为关注的矛盾焦点。本朝士林、文坛中,傅伯龙与方望的文学理念之争。双方口水战早就升级,相互对喷,势同水火。

所以,傅伯龙一见方望进来,浑身汗毛都炸开,极其的愤怒。

方望哂笑道:“狭私报复?傅太师未免想得太多。本官身为礼部尚书,如何管不得尔等东宫讲官?不过,汝为阶下囚,吾为堂上官。你我之争,确实该有一个了断了。”

礼部尚书,一般都是士林领袖,清流中的清流,管翰林院、詹事府,确实有资格说话。

傅伯龙当然不会服气。双方在都察院的堂中争执起来,引经据典。然而,消息传出之后,文坛上所有人都明白,方宗师终究是胜了。吾为堂上官,汝为阶下囚!

至于过程:子杀少正卯!

……

……

从二十五中午,京城传遍王子腾决定面见天子的事,各方势力云动。到二十五下午,圣旨发出,废太子之事成为定局。接着,余波之下,太子的势力被打的稀里哗啦,一溃千里。

京城中纷杂的局势就此变得清晰起来。巨大的政治风暴,开始肆掠着余威。

但凡和太子沾上边的人、事,都不会好过。

二十六日的下午,贾环在翰林院散衙,正准备回府里,给同僚周慎行叫住,“子玉,明晚在荆园里有个文会,不知道你有时间参加么?正所谓,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春。良辰美景,当吟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