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连横与合纵(上)(第2/13页)

如果说,他为了取悦那些老牌既得利益集团,或者说是被那些老牌利益集团要挟,而杀掉商鞅,他应该在商鞅人头落地的那一刻,就可以当场大声宣布废除新法。而他只是宣布,谁想造反就杀谁,不管他的级别有多高、贡献有多大。这不但是杀商鞅的一个借口,同时也对那些老牌利益集团的一个警告——任何人都不能对老子动手动脚,商鞅这么牛,老子都敢杀。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商鞅人头落地,笑得最生动的,是我们的秦惠文君——秦国新任领导人。

另一个原因是商鞅的新法,此时已经完全成熟,也已经深入人心。秦惠文王不需要商鞅这样的强硬派来帮他推行了。杀了商鞅的第二个好处,就是他可以借商鞅的头博取老牌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让他在全国的支持率又上升了几个百分点。这对一个新上任的国家元首是十分重要的。其实他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同情商鞅的。

当然,杀了商鞅,还是必须有人干活的,而且这个干活的人也是个猛人才合格。

那时,也许别的东西产出不多,但却是个猛人不断涌现的时代。

秦国很快就找到了个牛人顶替商鞅的位子。

这个哥们儿就是公孙衍。

公孙衍也是来自魏国,同时也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不但口才牛,策略也厉害。接过秦国大良造的大印后,立马要求向魏国开展新一轮军事行动。

此时的秦国兵多将广,想拿魏国来练一练,那是容易得跟放屁一样。

正好,秦国新一届政府也需要一场战争来打造自己的形象。否则,人家会说,秦国没有了商鞅,就一点儿作为也没有了。以前商鞅不是老去打魏国吗?现在老子也打一把魏国给你们看。

魏国此时已经严重疲软,看到大秦铁蹄猛踩上来,做了一次很不像样的抵抗之后,立马派人求和,说再割一块地皮给你们不行吗?

当然可以。

于是,魏惠王又含着辛酸的泪水在版图上一划,阴晋又转换成秦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了。魏惠王实在是有理由落泪了。这块地皮位于秦魏两国的交界处,同时也是公孙衍可爱的家乡。五十多年前,吴起就在这里,只带着几万人的兵力,硬是把五十万秦兵打得满地找牙,一路狂逃,最终占领河西之地。两千年,这个战例后还一直成为经典战例。可仅仅五十年,秦兵又在这个地方,把魏国打得跪地求和。

这就是把人才赶走的后果,很严重。

河西这个地方对秦国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这个地方是秦国向东的门户。魏国就是在占领了这个地方之后,才有据了对秦国的主动权,死死压得秦国透不过气来,使其跟中原的联络中断了几十年,迫使秦国只能跟魏国做生意,可以任意盘剥秦国的财富。秦国气得要命,多次出兵要夺回这个地方,一心一意要打通向东的通道,但都没有成功。现在终于打通了。秦惠文君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决定把阴晋改名为“宁秦”。从这个名字看,你就知道收回阴晋对秦国的意义了。

河西的地盘很大,光阴晋还远远不够。

公孙衍说,必须把河西全面抢回来。以后咱们才能在战略上稳拿主动权。

秦惠文君同意。

于是,公孙衍再次出马,进攻河西要塞。把四万多魏军一把打跨,连魏国的主将也在战场上成为俘虏。

魏惠王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得很想哭地对秦国说:“我把剩下的河西地盘全给你们。可以了吧?”

当然可以。

魏惠王知道,你再给多少土地,也挡不住秦国的入侵。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派人拿着大把现金来到秦国,全部送给公孙衍,请公孙衍同志看到这么多钱的面子上,别再打魏国了。

公孙衍一看到钱,两眼立刻放光,一脸笑容地说:“呵呵,好说啊。明天我劝我们的领导,不再打魏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