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强干弱枝(第2/11页)

这句话后来被人们用四个字来概括:弱枝强干。

弱枝强干与远交近攻珠联璧合,成为范雎后来治秦最重要的指导思想,为秦国的强权政治和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远交近攻之策,秦昭襄王雄心大起,放眼天下,热血沸腾。

弱枝强干,又大合秦王的胃口。就是把这些权贵全部收拾,而且收拾得毫不留情——不管他功劳有多大、职务有多高、跟自己的关系有多亲,统统适用“收拾”两个字。

人活在世界上,本来是有亲情的,但你一旦变成政治动物,置身于官场环境,那就只有“权力”两个字了。获得权力的唯一途径就是争斗。争斗当中,就要不择手段,绝对没有亲情,管你父母兄弟、管你恩爱夫妻。

尤其是在古代社会,本来权力的顶峰就是一个家族,父子相传,要争斗起来,基本就是一家人在争个你死我活。

这时,在秦昭襄王面前,就是以他老妈为首的权贵集团,有他的舅舅,还有他的弟弟,全是不说两家话的一家人。

但现在他要听从范雎的计策,把他们拿下,使王权归到他自己的手中。

这时,宣太后也老了。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宣太后确切的年龄,但秦昭襄王已经即位三十多年,由此可知,宣太后已经不再年轻了。

这位曾权倾一时又有强烈的欲望的女强人,此时也不怎么太强了。

再说,秦昭襄王又是她的儿子,要亲政,她也不好设什么阻力了。于是秦昭襄王得以顺利收回王权。他首先下令,叫停了魏冉向齐国的进兵,成功地收回了兵权,然后把魏冉的相印拿下,再然后宣布废除太后临朝的体制,把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统统放到关外去。你们在这里折腾得也算够了,也该让别人来玩玩了。至于魏冉,你不是跟那三君很好吗?也跟他们过去好了,别老在守都这里。那枚丞相大印,就交给范雎了。

当然,还封了范雎为应侯。

范雎复仇

范雎是个牛人,提出的远交近攻、弱枝强干的策略非常奏效,但他绝对不是个君子,是个有仇必报的哥们儿。

当他当上秦国的丞相后,最想折磨的就是那个须贾。

正巧,魏国闻知秦国要搞什么远交近攻。他们拿地图一比照,现在离秦国最近的就是他们魏国。秦要是近攻,首先就会拿魏国开刀。而且这个策略已经到了实施阶段——前两轮的军事行动,正是这个策略的热身活动。

魏国高层开了个闭门会,商讨着如何应对秦兵的到来。

这时,那个信陵君刚刚出头,坚决主张兵来将挡。国与国之间,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但那个魏齐却不同意,现在秦国太强大了,咱们打不过啊。还是先去跟秦国沟通谈判,实在不能和平解决,我们再打吧。

魏安王也是个胆小的人,听魏齐说还有和平的希望,就说,那就先谈判吧。

于是,魏齐又派须贾出发。他觉得这个须贾不但是个杰出的外交家,还是个反间谍专家,出访了一趟齐国,就发现了范雎这个卖国贼。

如果须贾知道,现在是范雎当了秦国的丞相,你就是打死他,他也不去。

当时的资讯很不发达,虽然魏国靠近秦国,但他当时不知道他曾经陷害过的范雎当了秦国的丞相。

当然,主要是范雎还没有宣布把他的名字改过来,他仍然用他的化名:张禄。

须贾领了任务,就一路而来,直接进了咸阳,住到宾馆里。

范雎知道须贾来了,就来个脱我丞相衣,着我旧时袍,然后跑过去见须贾。

须贾一看,不是眼花了吧?这个人怎么像范雎?范雎不是死了吗?怎么又跑到来这里?难道是鬼?

不是说鬼没有影子吗?可这家伙的影子大得很。那肯定是活着的范雎无疑了,不过看他这个打扮,衣服是破的,鞋子是烂的,一点儿没有脱贫致富的迹象,似乎比以前在自己手下当食客还不如,就说:“你不是范先生吧?你还活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