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奇葩殿试题目(第2/3页)

锦衣卫们面面相觑,这皇命变化的也太快了。他们足足愣了好几秒钟才纷纷将绣春刀插回刀鞘之中,肃杀之气消失无踪,朱厚照和江夏终于齐齐松了口气。江夏也再不敢和朱厚照在大庭广众之下开玩笑,同理朱厚照也不敢了。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终于到了殿试的日子。

大明的殿试是在皇宫的保和殿举行,前去参加殿试的人必须得黎明时刻进入,经历三次搜身了江夏他们才得以进入到保和殿中。保和殿的四周站着锦衣卫,正前方的台阶上是一张龙椅和黄布搭着的长案,长案下方有一张小长桌子,那是负责协助监考的礼部几位官员的位置。

殿试对于一般的学子来说就是决定能否鲤跃龙门一飞冲天的关键,所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这个意思。

一般来说殿试的题目名义上是皇上亲自出具的,但实际上一般都会有礼部尚书带着左右侍郎和吏部的官员一起同皇上商议。

在大明上一届的科举当中,朱厚照直接没有参加殿试的任何一个环节,最后钦定御批甲榜前三名的时候也是交由当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和其他几个内阁大臣商议完成的。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殿试的题目乃是朱厚照亲自所出,并且事先并没有告诉给礼部的人知晓。就连靳贵也很想知道,这一次皇上独自一人所出的题目究竟是什么题目。

如此重要的考试,所有学子自然都不会迟到。人来的差不多了以后礼部的官员开始点名,确认人已到齐便开始发放试卷。所谓的试卷其实就是一张宣纸,不过上面专门印制了书写姓名籍贯的地方而已。

拿到宣纸,礼部礼官开始大声唱出向皇上行礼的礼仪,第一项便是“恭迎圣上。”

学子们必须立刻跪在地上,等待皇上从侧殿走出来。江夏心中一阵嘀咕,也不知道朱厚照是不是故意了,跪了好一会儿他才从侧殿走来,一路行至龙椅面前。

朱厚照扫了跪在左手边第一列第三位的江夏,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江夏心中也在暗自骂着:“大哥跪小弟,天打又雷劈。”不过因为礼节要求学子不能抬头直视圣颜,所以江夏也只能将头垂着。

过了好一会儿礼官才继续喊道:“拜。”

江夏等一众学子齐齐叩首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照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平身。”

“谢皇上。”

学子们站起来后,朱厚照对礼部侍郎崔政义点了点头,崔政义叫道:“各位学子入座。”

江夏们这才得以坐下去。

然后礼部尚书靳贵向朱厚照行礼道:“皇上,殿试学子已经到齐,臣祈皇上赐下今科试题。”

朱厚照点点头道:“准奏。”然后两名小太监捧出一个精美的木盒子走出来,靳贵跪在地上高呼一声:“谢皇上。”然后便起身将木盒子的盖子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卷画轴打开。

在打开的那一刹那,靳贵第一个人先看见了试题,他微微愣了愣。

紧接着靳贵将试题交由两位礼部官员挂在漆红木架之上,这下所有学子都看见了试题。

而看见试题的那一刹那,江夏忍不住“噗”的一声喷出一口口水。

试题的题目是“自古感恩并积恨,万年千载不生尘。”。

大殿之中的学子全都一头雾水,有熟读四书五经的学子甚至忍不住低声叫出来:“不对啊,这不是四书五经里面的题啊,四书五经里面肯定没有这句。”

靳贵微微咳嗽了一声,一名礼部官员立刻严肃说道:“大殿之中禁止喧哗!”

众学子立刻噤声,而江夏却忍不住抬起头狠狠地瞪了朱厚照一眼,若是可以说话他肯定会骂一句:“这个……坑爹的。”

那“自古感恩并积恨,万年千载不生尘。”的的确确不是四书五经里面的句子,它真正的出处是……《金瓶梅》第十一回。江夏实在是没有想到,这大明朝真的有这么一个奇葩皇帝,居然用《金瓶梅》里面的句子当殿试题目,而这题目看上去却还似模似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