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你们这算什么东西?(第2/4页)

回到逍遥山庄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正午。江夏跟几位夫人一一报过平安以后,立刻又马不停蹄的换上朝服进了皇宫。

乾清宫中,杨一清正和杨廷和为这届科举的主考官人选而争执不休,杨一清属意的是宋文风、杨廷和则提议的是钟汉国。

这两个人分属的自然是不同的阵营,代表是江夏一派和杨廷和一派的不同利益。

众所皆知,这科举主考官一位至关重要。因为按照常例,科举主考官和当科士子是有师生名分的。而得以金榜题名的士子,事后都会去拜访主考官,这个时候就是主考官为自己派系笼络人才的时候到了。

虽然新科士子刚入朝堂官职不会太高,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但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迟早有一天,这些新人会成为大明朝廷的中坚力量。而那个时候,他分属于哪个阵营就十分的举足轻重了。

所以说,杨一清和杨廷和从早朝散过以后就一直争论着这个问题,但一直也没有得到任何答案。

“宋文风在礼部任职已经五年,为何不能由他出任主考一职?若我所记不差,钟汉国之前似乎是吏部的人吧?”

“正是因为钟汉国以往在吏部任职,所以他更知道朝廷需要的是那一种人才,由他出任主考,再合适不过。”

“砰!”乾清宫的大门突然被人推开,江夏一抖朝服的下摆走进乾清宫。坐在龙椅上读着书的朱载江抬头看见江夏,顿时把书一扔,兴奋地叫道:“太傅,你回来啦。”

江夏蹲下身子张开双臂,任由朱载江一下扑到自己怀中。

江夏宠溺地抱着朱载江,用下颌的胡子叮着朱载江的小脸蛋儿问道:“告诉太傅,太傅没在的这些日子里,有没有用功读书?”

“有啊,朕四书五经都有学,李太傅也说朕很用功,并且很有天赋。”朱载江道。

江夏笑了笑,伸手捏了一下朱载江的小鼻子道:“看把你给能的。”

说完,江夏抱着朱载江走到李东阳面前,说道:“辛苦师父了。”

李东阳轻抚下巴微微颔首,说道:“平安回来就好。”

江夏点了点头,转身看了一眼乾清宫里的内侍。两名内侍立刻会意,赶紧给江夏抬了一张椅子过来。

江夏抱着朱载江坐下,然后问道:“现在在议什么?”

“议此次科举主考一位由何人出任,我提议宋文风、杨大人提议钟汉国,如今暂未有结果。”杨一清道。

从他的语气就能听出来,江夏回来了,他明显轻松了许多。

江夏听后点了点头,道:“那就宋文风吧,首辅大人觉得如何?”说完,江夏看向杨廷和。

杨廷和眉头一皱。江夏如此轻描淡写的就决定此事,等于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睛。杨廷和自然不会容忍这样的事发生,他张了张口刚准备说话。江夏悠悠说道:“做人别太得寸进尺,我离开的这段时间有些人已经吃的够饱了。我若是回来了还想继续吃,那我恐怕会让他好好感受一下吃撑着是什么感觉。”

江夏这番话意有所指,在场所有人都能听得出来他是什么意思。杨廷和铁青着脸看着江夏,想了一会儿后点头道:“就以太傅大人所言,主考一职交由宋文风出任吧。”

“多谢杨大人。”江夏看着杨廷和微微笑着说道。

杨一清看了江夏一眼,笑着摇了摇头。一直议而未决的事,没想到江夏一出现就有了结果。像那些类似于“会让他好好感受一下吃撑着是什么感觉。”这种几乎直白威胁的话,恐怕也真就只有江夏能够当着五大顾命大臣的面,毫无顾忌地说出来吧。

既然主考的事已经确定下来,那也就没有什么好再提的了。

王琼看向江夏,问道:“太傅大人,你安全归来,莫不是已经和鞑靼签订了友好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