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9章 蓄势(第4/5页)

可归根到底,秦国已不敢与魏国平起平坐——确切地说,不是不敢,而是秦人自认为处处不如魏国。

然而没想到的,魏国的强大引起了中原诸国的惊恐,致使韩、齐、楚、鲁、越各国相继联合起来讨伐魏国,这让秦王囘精神一振。

虽说魏国乃是秦国的盟国不假,但总是被自己的女婿压一头,秦王囘自然也会感到郁闷。

因此,在魏国与韩国爆发战争前,秦王囘选择了观望,而非是支持魏国。

其中原因,无非就是因为魏国太强大了,强大到他秦国几乎没有出头之日,倘若这场仗能削弱魏国几分,这对于秦国而言,可不是一件坏事。

在初见嬴璎时,魏使唐沮半晌没回过神来。

原因很简单,因为嬴璎此番前来秦国,穿的乃是男服,这让唐沮一下子就联想到了那位秦国储君“秦少君嬴婴”,可问题是据唐沮所知,那位“秦少君”早些年就已经不幸病故了呀。

如今的秦国储君,乃是“少君嬴婴”的幼弟,即那位据说自幼身体虚弱的“嬴逐”。

“您是?”

在询问这句话时,唐沮心中暗暗嘀咕。

见唐沮面露疑色,嬴璎便说道:“本宫住在幽芷宫。”

一听这话,唐沮立刻醒悟,连忙躬身施礼:“原来是秦妃。”

说罢,他困惑地问道:“秦妃莫非是回秦国看望秦王陛下么?”

赢璎摇了摇头,开门见山地问道:“我夫君命你出使秦国,叫你说服我父王进攻雁门郡,你游说地如何了?”

“秦……国?”

唐沮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眼前这位王妃,恭敬中带着几分羞愧,说道:“臣有负陛下托付,至今未能说服……秦王。”

听闻此言,赢璎皱了皱眉,问道:“我父王他只是拒绝么?未曾开出条件?”

唐沮想了想,摇头说道:“秦王陛下只是以诸多理由婉言拒绝,并未开出条件。”

“包括割让河西、河东、河内三地,亦不曾开出条件?”嬴璎又问道。

听了这话,唐沮惊愕地看着嬴璎,摇头说道:“秦王陛下从未提及此事……不知秦妃从何处听说?”

嬴璎皱眉不语。

作为秦王囘的长女,且曾经一直以来以“秦少君嬴婴”的身份抛头露面,嬴璎很清楚她父亲心中想要的东西。

她并不怀疑她父王心中并没有想过与魏国为敌,但是她知道,他父王很希望魏国能让出“使秦国能驻足中原”的道路,比如说,河西、河东、河内三地——最好还能囊括西河、河套、上党等地。

出于秦魏的关系,秦国并不贪图魏国的三川郡、颍水郡,但却希望魏国最起码将河西、河东、河西三地让给他秦国,使他秦国能踏入中原——至于在此之后,秦国最终会攻取韩、鲁、齐、楚哪个方向,这姑且不提。

但让嬴璎感到意外的是,他父王至今都还未向魏使唐沮提出索要“三河”的要求。

“难道父王转性了?”

不过转念一想,嬴璎就明白了。

想来是她父王秦王囘知道,他的女婿魏王赵润,是绝对不会同意割让河西、河东、河内三地的,毕竟魏国赵氏王族那“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不和亲”的训戒,早已通过嬴璎的口中传到了她父王的耳中——记得当时她父王还大为称赞来着。

很显然,她父王还在观望,静候着时机,决定等到凭一己之力抗衡中原各国的魏国实在坚持不住了,再派使臣向其女婿赵润提出此事,以河西、河东、河内三地作为酬劳,换取他秦国的军队鼎力支持魏国这场战争。

“父王终归还是看重大秦……”

赢璎暗自叹息。

以曾经“秦少君嬴婴”的角度来说,她父王的决定当然是正确的,毕竟就连她的丈夫魏王赵润也时常将“国之利益至上”的话挂在嘴边;但作为女儿,赢璎多么希望她父王此番能慷慨无私地帮助她夫婿的国家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