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2章 借刀杀人(一)(第3/5页)

于是乎,秦军与相氏一族达成了默契,使得相鱳的野心大大增加。

但楚水君却从中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

相鱳利令智昏,没有意识到引秦军入境后的危害,但楚水君又岂想不到呢?他很早就预测到,一旦秦军协助相氏一族,虽然前期能够帮助相氏一族取得优势,但接下来,巴氏一族必定会请平舆君熊琥麾下的援军相助,而这就意味着,秦楚两军必将爆发一场战争。

因此他怀疑,这整件事或者就是一个阴谋。

鉴于楚水君并不清楚张启功、北宫玉这两个魏人当时就在巴国,因此他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平舆君熊琥一方,误以为是巴氏一族此前拒绝了熊琥想要派兵援助巴氏的要求,是故,熊琥故意叫人促成了秦军与相氏一族的联盟,借这件事让他麾下的楚军有机会介入巴国。

不过仔细想想,楚水君又不认为平舆君熊琥麾下,有足够能力的部下去促成这件事。

总而言之,虽然猜到了整件事的七七八八,但楚水君并未说破,毕竟在他看来,一旦熊琥麾下的军队介入巴国,势必会跟秦军爆发战争,使得巴国这边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这对于他而言,也并不是一件坏事——熊琥麾下兵将的死活,与他何干?

果不其然,虽然有秦军相助的相氏一族,很快就取得了优势,但随着巴氏一族请来了平舆君熊琥一方的军队,相氏一族立刻就被打回了原形。

更糟糕的是,秦军当时已经得到了阆中,根本无所谓相氏一族的死活,于是乎,相氏一族被西郢君熊焘与楚将斗廉打得节节败退。

对于,楚水君亦有些恼恨,因为他此前的计划被全盘打破了。

不过最最让他感到意外的,还是前一阵子平舆君熊琥亲自出面,说服秦军与楚军停战。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以王戬为首的秦军,将与平舆君熊琥为首的楚军共同瓜分巴国,意味着除二者以外的其余势力,都将被秦楚双方联手排斥。

也意味着,秦军放弃了相氏一族这块曾经用来叩开巴国大门的敲门砖,有意借楚军的手,将相氏一族铲除。

“非秦即楚”,这即是巴国现如今的境况。

果不其然,在与秦军达成协议后,西郢君熊焘与楚将斗廉,便大肆进攻相氏一族,将前一阵子势力已超过巴氏一族的相氏一族,在极短的时间内又打回了原形。

面对楚军的进攻,相氏一族节节败退,最终逃入了北边的深山躲藏。

意识到相氏一族大势已去,楚水君立刻抛弃相鱳,投奔当时驻军在“临江”的楚将斗廉。

斗廉乃是楚国的老将,经历过“四国伐楚”、“五方伐魏”、“诸国伐魏”等几场动辄数十万规模的大战役,最早乃是楚国相城守将南门迟帐下的将领,后来南门迟投奔魏国后,斗廉便调到上将项末帐下,待等项末在雍丘战死之后,又调到新晋三天柱、新阳君项培的帐下,也就是说,此人并不是平舆君熊琥一系的楚西将领,未必会听从熊琥的指示。

事实上,其实西郢君熊焘也并非事事听命于平舆君熊琥,但熊琥在楚西经营了那么多年,关系亲近,楚水君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去测试西郢君熊焘是否对平舆君熊琥唯命是从。

果然,斗廉这位楚国将领,并不清楚楚水君跟平舆君熊琥、溧阳君熊盛之间的矛盾,他对于楚水君身在巴蜀感到非常惊讶。

于是,楚水君便将他前来巴国的目的告诉了斗廉,即楚王熊拓要求他戴罪立功,夺取巴蜀。

因为楚水君有楚王熊拓的王令,斗廉深信不疑,便将楚水君放入了“临江”,并派人将平舆君熊琥禀报此事。

熊琥得知此后又惊又怒,惊的是,楚水君这厮居然还敢胆子出现在他面前,怒的是,楚水君曾教唆项氏一族截杀他与芈芮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