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此消彼长,徐庶荐贤!(第2/3页)

就连曹、夏侯两大家族,也阵亡了曹胤、曹纯、夏侯杰、夏侯恩四员大将,以及数十位宗族子弟,尤其是鬼才-郭嘉的逝去,无异于北天折柱,真是痛煞人心呀!

冬-十二月二十日,曹军返回了邺城,曹操召集文武官员、士族门阀、文人雅士近千人,在刚刚落成的铜雀台上,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既是炫耀自己的武功,也是收拢河北人心!

半个月之后,曹操继续率军南下,返回许昌城去了,留下了曹丕、曹植坐镇邺城,扩建城池、积蓄粮草、安抚百姓……准备把这座巨邑,经营成曹氏的老巢!

与此同时,曹操平定辽东的消息,迅速的传遍了天下九州,江东、荆州、汉中、益州四镇诸侯,无不惊恐万分,他们心中明白,奸雄一向野心勃勃,不会满足于中原之地,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图谋长江以南了!

因此上,诸侯们一面派出使者,携带重礼前往许昌城,恭贺曹丞相的丰功伟绩,表示出臣服的姿态,尽量延缓战争爆发时间!

另一面,他们秣兵历马、加固城池,积极的进行战备,尤其是江东、荆州两家,更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造他们的水军队伍,希望借助长江天堑,阻拦曹军南下的脚步!

……………………………………………………………………………

宛城-将军府中,刘备头戴赤金冠,身披蜀锦袍,端坐在大堂之上,正在与部下们商议大事,再向堂下观看,武有关羽、张飞、赵云、刘封、廖化、周仓;文有徐庶、孙乾、简雍、糜竺、糜芳,也称的上人才济济了!

自从打败了曹洪,夺取宛城之后,刘备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实力不断的扩张,麾下兵马四五万之众,俨然一镇小诸侯了!

大耳朵阿福野心勃勃,岂会满足于现状呢,趁着刘表年老多病、昏聩无能,他又在私下之中,频频的结交荆州名士、军中将领,极尽拉拢人心之事,至于打的什么主意,三岁小儿也能猜到了!

”曹贼已经平定辽东,正在回师许昌途中,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侵略江南诸州了,各位有何良策,可以抵挡贼军之锋?“

刘备的话语之中,充满了遗憾的语气,自己曾数次进谏刘表,趁着曹军远征辽东、后方空虚之际,出兵偷袭一下许昌城,把小皇帝迎接到荆州,用来号令天下诸侯!

郁闷的是,刘表虽然号称‘八骏之一’,不过是虚有其表罢了,总是畏畏缩缩、犹豫不决,以至丧失了大好机会,自己有心单独出兵,可惜实力相差太远了,难以撼动曹贼根基呀!

“唉!唉!--刷!刷!”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占据了中原之地,麾下良将千员、雄兵百万,实力雄厚无比,与之相比,刘备只有一个南阳郡,兵马不过数万,二者相差太远了!

想到这里,众人心头阴云密布,都在苦思御敌之策,而后目光齐齐转动,落在了谋士-徐庶身上,这位先生精通韬略、神机妙算,一定有办法转危为安!

“主公不必过于忧虑了,曹军刚刚平定辽东,虽然获取了大胜,却也兵马损失惨重、钱粮消耗殆尽了,未来一两年之内,绝没有大举南下之力!

另外吗,自古欲成大事,必得贤才相助,曹操之所以一统中原,皆因麾下谋士如云、战将如雨,不过吗,郭嘉病逝军中,萧逸离心离德,曹贼如失左膀右臂,再难纵横捭阖了,主公只要求取贤才,何愁大事不成呢?”

徐庶果然不负众托,一番言语犹如春风,吹散了大家心头愁云,而且隐隐约约的,似有举荐大贤之意呢!

“备得元直先生以来,割据城池、执掌雄兵,又有了安身之处,真犹如旱苗逢甘露也,纵然是管仲、乐进复生,也无法与先生相媲美,更何况其他贤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