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南北议和,罢兵停战(上)(第2/3页)

当然了,刘备、孔明等人也知道,北方民变此起彼伏,士族门阀也蠢蠢欲动,曹操已经压制不住了,这种情况下,萧逸就是想南下,也是有心无力呢!

双方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就只好罢兵议和了,不过战场厮杀结束了,唇枪舌剑该开始了,对于聪明人来说,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或许能在谈判桌上得到呢?

不见战国名士-张仪,凭着两行伶俐齿,三寸不烂舌,游说东方各国,把诸侯们吓得瑟瑟发抖,乖乖的割让土地给秦国,可比万马千军更厉害呢!

对于桌面谈判,刘备非常有把握,三大谋士皆是才思敏捷、口齿伶俐之人,孔明更有‘舌战群儒’的光辉战绩,那真是口舌如刀,骂死人不偿命呢!

这里是江陵城,他们属于主场作战,人数上也众多,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对方只一个人,而且年纪轻轻的,只要威胁恐吓……

“双方以长江为界线,南、北各治其地,自然相安无事了,皇叔身为帝室之胄,还应派遣一个儿子,入许昌陪驾皇帝身旁,以尽臣子之职责也!”

谁也没想到,郭奕先声夺人了,条件开的极为高,不但要小阿斗做人质,还要刘备一方大片土地,要知道江陵城也在长江北岸呀!

“贵方真有诚意议和,就该以汉水为界线,我家幼主只有一岁半,送到君前恐有失仪,等到二十岁冠礼之后,自会进京朝拜陛下!”

孔明、庞统当仁不让,坚持以汉水为界,而大半个襄阳城就在汉水南边,至于人质的问题吗,一个‘拖’字决就解决了!

“曹营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踏平江陵城不费吹灰之力,必须以长江为界!”

“江水为池,众志成城,刘皇叔登高一呼,天下万民响应,岂惧曹军再南下呼?”

“再不肯退让,咱们刀兵相见!”

“打仗就打仗,怕你咋滴?”

…………

所谓的政治谈判,跟商人交易没啥区别,都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耍心眼、使手段、下拌子……只要能获得利益,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郭奕深得师傅的真传,跟喷子-弥衡也学了不少,以一敌三丝毫不落下风,时而引经据典、满嘴的大道理,而是拍桌子瞪眼,比武夫还要粗鲁,喊叫声响彻了大堂……

几番唇枪舌剑之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罢兵停战,握手言和,双方正在对峙的兵马、各自后退三十里,留下一块缓冲地带,以免有冲突发生!

为了表示诚意,刘备要上一道奏折,以示永远效忠汉天子,等于变相对曹营臣服了,毕竟双方实力不可同日而语,侵占章陵郡南部土地,也要尽数退让出来。

章陵郡位于荆州西北,距离江陵城比较远,距离襄阳城却很近,骑兵两天就能到达了,如果不拿到自己手中,萧逸寝食难安呢!

另外吗,章陵郡属于半山区,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对于刘备集团来说,属于一块鸡肋之地,送出去也不太心疼的!

有得必有失,萧逸拿到想要的了,自然也要付出代价了,把自己荆州牧的头衔,大方的送给了刘备,让他可以明正言顺讨伐百越、捍卫荆州南部土地!

州牧金印郭奕也带来了,本是曹操留给萧逸的,如今却拱手送人了,对此萧逸并不心疼,因为他眼睛盯着的、不是区区一州之地,而是整个江山社稷!

另外吗,萧逸还拨出一些军械、粮草、药材,送给刘备军来使用,面对入侵的蛮夷部落,两个交锋十几年的敌人,终于携起手来了,这就是‘兄弟阋于墙犹外御其侮’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