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蜀中有大将(一)(第3/3页)

“刘玄德虽是大汉宗亲,亦是野心勃勃之辈,麾下孔明、庞统善于谋划,关羽、张飞、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若让这股力量进入巴蜀,就不怕鸠占鹊巢吗,别忘了荆州以前可是刘表、刘琮的地盘!

何况荆州只有十几万人马,纵然与巴蜀结成同盟,也无法与中原相抗衡的,真把成都打成一片废墟,黎民百姓受苦不说,再想合谈都没机会了,还是早点派人见大司马为好!”

…………

“张别驾言之有理,成都不能沦为战场,否则巴蜀生灵涂炭,我等皆是千古罪人呀!”

…………

张松立刻展开反击,其党羽们摇旗呐喊,坚决反对刘备入川,还是与曹营何谈为好,这叫做降大不降小、降强不降弱,以免日后受二次投降之辱!

而且支持张松的官员,大都身价不菲呢,他们的家宅、庄园、商铺都在成都附近,一旦战火蔓延过来了,非但财产会受损失,只怕妻子也难保全呢,迎刘备入川必然开战,而归顺曹营则免动刀兵!

“嘿嘿,尔等鼓动唇舌,非要主公投降曹营,只怕是舍不得城外的千顷良田、万株桑树,还有家中的金银珠宝、美女娇娥吧,真是一群无耻小人!”

“卑鄙小人,卖主求荣……速请刘玄德入川,齐心合力对抗曹军!”

法正也毫不示弱,言语犀利无比,而支持他的官员们,大都是官职较低、家财很少,为求施展胸中抱负,不怕他洪水滔天的家伙。

就这样,两边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差点把州牧府的大堂吵塌了,而刘璋听了两方意见,则是叹息不语……都是一群利益熏心之徒!

凭心而论,刘璋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无法与曹营抗衡的,可也绝不愿意降曹的,这与气节、名声、性格都无关,而是自己的身份--汉室宗亲!

从天下大势来看吗,曹氏篡汉已成必然了,到时候为了收买人心,必然大肆封赏文武-加官进爵、封妻荫子,还会大赦天下,减免百姓们的赋税呢,可是汉家废帝、汉室宗亲就没这般待遇了,反而有血光之灾!

不见王莽篡汉的例子吗,三杯鸩酒毒死了汉平帝,囚禁孺子婴十余年,不让任何人与之交流,几乎养成了个白痴儿,还大肆杀戮汉室宗亲,以免的刘姓势力复辟!

没想到南阳崛起了刘秀,只用了十二年时间,就荡平南北枭雄、把天下又给夺回去了,后世评价王莽失败原因之一,就是诛杀汉室宗亲不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曹氏篡夺江山之后,必然吸取王莽失败的教训,对汉室宗亲展开血腥杀戮,刘璋怕自己归顺过去,没几年就会人头落地了,子孙们也没有好下场!

可是迎接刘备入川,共同抵抗曹军入侵,刘璋也有所顾忌的,就像张松等人说的‘鸠占鹊巢’怎么办,为夺江山基业,亲兄弟都能刀兵相见,何况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同族兄弟?

再说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可是一直被人怀疑呢,中山靖王-刘胜荒淫好色,有一百多个儿女、子孙后代不计其数,宗族谱系都难以查证了,鬼知道大耳贼是不是冒名顶替?

…………

“诸位听我一言:与曹营议和乃是自取灭亡,与刘备结盟则是引狼入室,此二策皆不可取也!

我巴蜀有户籍百万,甲兵十五万,粮草、军械、钱财堆积如山,有如此雄厚之实力,又何必仰人鼻息呢?

末将不才,愿提十万精兵北上,与张鲁暂且化解恩怨,齐心合力共抗曹军入侵,只要汉中门户不失,则巴蜀稳如泰山矣!”

众人吵的不可开交之时,一道雄狮般的怒吼响起了,震的大堂上嗡嗡作响呢,人们急忙定睛观看,武将队列中走出一人-四十出头年纪,身材雄壮、威风凛凛,真是巴蜀第一名将-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