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纯阳观,天师道(四)(第2/3页)

……………………

“诺,牢记父亲教诲!”

数十万大军攻城掠地,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其场面残酷而壮观,看的萧玄、萧黄、萧遥、萧峰几个小家伙热血沸腾,不是发出惊叹声,全都攥紧了小拳头、恨不得也加入其中。

萧逸手指沙场,详细讲解战争的本质,战争是一种杀人的艺术,能否进入最高的境界,关键在于‘领悟’二字: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民间常有这样的故事:一个呆头呆脑的穷小子,因为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得到一个白胡子老爷爷的赏识,于是送给他一本兵书,什么《太公六韬》、《太白阴经》、《黄石公三略》……

穷小子刻苦学习,才智与日俱增,而后从军入伍,很快得到了明主的赏识,统领千军万马,横扫天下无敌,终于成为了一代名将,又与多位美女发生暧昧关系,最后左拥右抱、荣华富贵!

这种故事编的精彩,也深受世人的喜欢,不过吗,故事终究是故事,听过开心过也就完了,千万不要当真了,真靠一本兵书去指挥打仗,无异于自寻死路!

萧逸从军二十余载,历经大小数百战,杀敌也超过百万之数了,从中领悟出一条真理:‘世上没有天生的统帅,也没有不打败仗的统帅,不败于兵,亦败于政!’

杀神也好,兵仙也罢,都要从底层士兵做起,在血腥残酷的战场上,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冷酷的心肠、睿智的头脑……一步一步的走向巅峰!

那些靠捷径一步登天的人,只会摔个粉身碎骨,最典型的例子吗,就是秦、赵长平之战,双方的统帅:白起、赵括!

白起是落魄贵族出身,一十六岁参军入伍,靠着奋勇厮杀、斩获敌人首级,从普通士兵升迁为左庶长、左更、国尉、大良造、武安君……整整用了二十一年,历经大小百余战,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赵括-赵国名将赵奢之子,有世袭的爵位、家庭也很富裕,自幼聪慧过人、熟读兵书,讨论起兵法无人能敌,其父赵奢都经常被难住,被国人吹捧为军事奇才,就是一直没上过战场,严重缺乏军事经验!

长平大战,经验丰富的老兵油子,对上了血气方刚的新兵蛋子,其结果人尽皆知:赵军中计被围,断粮四十六天,士兵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在突围途中、被秦军弩箭射杀,赵军残部二十余万人投降,白起尽坑杀之!

真正的统帅是打出来的,是无数尸骨堆出来的,而不是读书读出来的,因此上,萧逸才把儿子们领出来,好好在战场上磨练一下,或许受天资限制,他们成不了白起一般的杀神,至少做个秦惠文王、秦昭襄王,能够驾驭得了名将,在战争期间稳定大后方!

“万岁!万岁!--大司马万万岁!”

东南方向上,突然响起了阵阵欢呼声,原来地狱四兽指挥的‘恶鬼营’,顺利攻克了一座卫城,打破了南郑城的外围防线!

紧接着,高顺指挥的陷阵营,凭着步战无敌的本领,也攻克了一座卫城,而后向两翼迅猛冲击,配合其余各部进攻。

“大纛向前,继续猛攻,今天一定攻克所有卫城,让南郑城赤裸于人前!

你们都是小男子汉了,去接土填坑、搬运箭矢,帮助将士们攻城,谁也不准后退一步!”

“诺!”

要想激烈士气,莫过于为帅者亲冒矢石,萧逸指挥本阵向前,一直推进到了壕沟边上,距离卫城不过百余步,已经在弓弩的射程之内了。

亲兵们立刻举起盾牌,以阻挡乱飞的流矢,叮当之声不绝于耳,萧逸却面不改色,又拍拍几个儿子的肩膀,让他们加入到进攻队伍中,与士卒们一起摸爬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