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聪明之子不守家!(第3/4页)

曹丕不禁起了好奇心,先是询问司马师,小家伙回答的很不错,历朝历代皆以孝治天下,长辈们尚未得到赏赐,做晚辈的确没有僭越之理!

“尔又为何受赏呢?”

“回禀陛下,君之赐,臣不敢辞也,陛下赏赐玉蝉,小子昭安敢不受?”

曹丕再问司马昭,得到的回答也很完美,自古君王赏赐的东西,臣子没有推辞的道理,别说是一枚玉蝉了,就算是毒药、匕首、白绫子,臣子也得跪谢天恩,再主动找阎王爷报道去!

凭心而论,两个小娃娃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表现的非常出色了,也体现了良好的家教,没想到曹丕突然板起脸,问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朕赐礼物予汝兄弟,一人不受,言孝大于忠;一人受之,言忠大于孝,二人答案截然不同,如此必有一对一错!

对者知礼,朕当重重赏之,错着欺君,乃是人头落地之罪,你们两个究竟谁对谁错呢?”

…………

曹丕堂堂大魏天子,自然不会跟两个孩子较真了,不过故作戏弄罢了,要是把两个孩子吓哭,那就更有意思了,成年人经常以此为乐事!

可是说着无心,听者有意,自古伴君如伴虎,因为一时失言、而遭杀身灭门之祸者不计其数,司马氏一族自然要谨慎对待了,可这个问题如何回答呢?

两枚白玉蝉,一个孩子没接,是为孝;一个孩子接了,是为忠,而自古忠孝难以两全,毕竟要分出一个对错!

可无论谁对谁错,最后都是司马氏的错,人头落地倒不至于,一个‘欺君之罪’可就难免了,万一那天曹丕故意找茬,这就是现成的口实啊?

司马防心思百转,也没想出破解之法,只好目视次子司马懿,家族中最有奇谋的人,后者倒是想出办法了,本欲上前为两个儿子解困,可是面对曹丕制止的目光,又不好开口说话了。

只能焦急的看着两个儿子,希望他们小心对应,实在不行大哭一场,也就蒙混过关了,即怕他们回答不上来,更怕他们回答上来了,那样反而更加糟糕!

“刷!-小子师……”

犹豫片刻之后,司马师上前一步,小脸上满是决绝之色,准备自己承认错误,以保全幼小的弟弟,那怕是人头落地呢!

一个十岁孩子能有这般勇气,已经是非常难得了,那知步子刚刚迈出,就被弟弟的小手拽回来了。

“回禀陛下:兄长不接赏赐是对,小子昭接赏赐也是对!”

“哈哈,接与不接皆对吗,此语自相矛盾,小家伙欲欺君吗?”

“小子昭不敢欺君,兄长为司马氏嫡长孙,按照先人之法,理应留在家中行孝,故而不接赏赐无错!

小子昭为嫡次孙,既有兄长居家行孝,自己当为陛下尽忠,故而接受赏赐亦无错!

我们兄弟二人,所处地位不同,故而所选自然不同,非是自相矛盾也,实乃司马氏忠孝两全之法!”

……

“哈哈,好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不在朕的幼弟仓舒之下,真乃神童也!”

听完司马昭精彩的回答,曹丕不禁哈哈大笑,手抚其顶称为‘神童’,可在眸子最深处,却有寒芒来回闪动!

如果说刚才,曹丕只是开个小玩笑,逗逗司马家两个小孩子,现在则是真动了杀机,恨不得把两个孩子脑袋拧下来,因为一番对话之下,曹丕想到了两个人,一是自己的天才弟弟曹冲,另一个是周不疑!

周不疑,字文直,荆州-零陵郡人氏,少有异才,聪明敏达,小小年纪就著有文论四首,被世人称之为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