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丈母娘出面调停了!(第2/3页)

曹丕也是聪明人,瞬间明白了程昱的暗示,萧逸可以不听群臣劝说,可以拒绝大舅哥的请求,甚至是抗拒圣旨,可他不能不听丈母娘的话吧?

何况萧逸是个孝顺之人,每隔上十天半个月,必会携带妻子入宫、向卞夫人请安一次,叙叙家常,赠送礼物,感情上非常融洽的。

如今儿子、女婿闹了矛盾,卞夫人出面调停一下,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也没有比她更合适、更有资格之人了,想到这里,曹丕也不坐龙撵了,撒腿如飞向仁寿宫而去……

很快的,仁寿宫内传出一道懿旨,派人飞马送到了无愁侯府,上面只有一行字:‘哀家身体欠安,思念天伦之乐!’

………………

“子桓率文武百官,恭迎太师大人还朝,先前之事,愧疚至极,愿受龙虎金鞭之责罚!”

“臣不敢,臣惶恐!”

……

丈母娘的面子就是大,萧逸见到懿旨之后,立刻带着曹节、萧黄进宫问安来了,还带着很多的滋补品,人参、鹿茸、黄精都是用大车拉着的。

曹丕立刻下旨,开放前面的司马门(皇帝专门进出的),请萧氏一家人入宫,并亲率文武百官出迎,双方见面之后,曹丕主动抱拳行礼,算是给足了面子!

萧逸心中气消大半,也就顺坡下驴了,随着回到了麒麟殿上,曹节则领着儿子,到后宫探望母亲去了,曹、萧两家又和好如初,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的!

当然了,军国大事属于机密,不能在大殿上公开讨论的,萧逸上朝就是走个过场,告诉文武群臣自己回来了,而后与曹丕、程昱、曹休、曹真等十几名重臣,进入了一座偏殿之中,详细商议对敌之策!

“关羽率兵猛攻荆襄,诸葛亮挥师进犯汉中,陆逊提兵八万进驻江夏郡,也有趁火打劫之意,究竟如何退敌,还请太师大人拿个主意吧!”

“汉中郡有山川之险,诸葛村夫一时间难以攻破,襄阳城却是岌岌可危了,还请太师大人率兵救援,先解这燃眉之急!”

…………

偏殿中放着巨型沙盘,上面标注着敌我态势,最近几天时间,关羽这边的攻势极为猛烈,又拿下了好几座城池,襄阳城几乎成为孤岛了,蔡瑁、张允的求援信,一天能送来六七份,直言就要坚持不住了。

至于汉中方向上,蜀汉军队步步为营,并没有发起猛攻,因此文武重臣全都认为,应该先近后远、先急后缓,集中兵力对付关羽这一路!

否则襄阳城一旦失守,荆州兵马长驱直入,江东军队再趁火打劫,许昌城可就危险了,朝廷想不迁都都不行了。

“呵呵,诸位不必惊慌,关云长这般用兵,有前拳、无后手,只怕襄阳城拿不下来,自己的老巢反而要丢了,派人告诉蔡瑁、张允咬牙坚持住,胆敢丢了襄阳城,我砍了他们两个的脑袋!

至于陆伯约吗,这只小狐狸狡猾至极,在战局没有明朗之前,他不会动一兵一卒的,反到是西边的诸葛亮,需要本太师亲自走一趟了!”

望着沙盘上复杂的局势,萧逸一阵阵的冷笑,而后向曹丕,以及文武重臣们讲述其中奥妙……

关羽坐镇荆州南部,麾下大约有十万兵马,而曹魏在襄阳、宛城一带的驻军,大约也有十万之数,双方兵力大致相当,之所以出现眼前的危局,皆因关羽压上了全部兵力,不顾死伤的强打硬冲,这样前期攻势迅猛,可是后劲必然不足!

襄城城有‘铜浇铁筑’之称,军械、粮草也很充足,再加上六万精锐驻军,坚守一点问题也没有,之所以不断告急求援,乃是蔡瑁、张允心虚所致,或者被关羽的疑兵之计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