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旗开得胜!(第2/3页)

“启禀陛下,孙权派诸葛瑾为使者,乘船过江来了,正在行宫门外等候,陛下是否召见?”

“哦,碧眼儿派人来了,恐怕是来求和的,让他进来吧!”

“陛下有旨,召吴国使者觐见喽!”

……

正在宴饮之间,有近侍禀报吴国派使者来了,曹丕眼珠转动几下,脸上露出一丝奸诈笑容,举手示意暂停歌舞!

而后连饮了几杯美酒,又倒在自己身上少许,御带解开,龙袍弄乱,身体斜依在座位上,做出一副得意忘形的半醉姿态,这才下令召见来使!

“外臣诸葛子瑜,奉我家吴王千岁之命,特来觐见大魏皇帝陛下!”

“平身,赐座!”

“谢陛下!”

片刻之后,一名中年男子持节而入,跪地恭敬行礼,此人身材修长,脸形更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某种拉磨的长耳动物,正是吴国使者-诸葛瑾!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郡-阳都人氏,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同胞兄长,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得吴王-孙权的信赖,加封为宛陵侯,会稽郡太守,为东吴元老重臣之一!

世人评价说,诸葛兄弟分侍三国,蜀得一龙、吴得一虎、魏得一犬,能得到虎之评价,可见诸葛瑾虽不及二弟韬略过人,却也绝不是泛泛之辈!

“吴王派子瑜先生渡江,不知所为何事啊?”

“外臣特来化干戈为玉帛,让魏、吴两国重归于好!”

“此话怎讲?”

“吴国侍魏多年,向无失礼之处,如今陛下无故兴兵来犯,使两国百姓饱受刀兵之苦,田园尽毁,尸横遍野,陛下又于心何忍呢?

我家吴王宅心仁厚,不愿两国百姓继续流血了,故而派外臣前来面见陛下,希望化解矛盾,使魏、吴两国重归于好,如此天下幸甚,苍生幸甚!”

说话间,诸葛瑾取出一份国书,由侍从送到了曹丕手中,后者打开仔细观看,国书内容很长,且是吴王孙权的亲笔。

前面是一些外交用辞,说东吴一直奉曹魏为宗主国,年年进贡,岁岁称臣,没有任何失礼之处,两国也一直保持友好关系!

如今东吴受了天灾,曹魏不派人慰问救助,反而出动几十万大军来攻,这在道义上是不对滴,是要受到天下人指责滴,希望曹魏方面认识到错误,立刻停止军事行动云云!

不过孙权也是明白人,知道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弱肉强食,没有公理可言,因此后面话锋一转,表示这次挨打自己认了,并提出了四项议和条件:

其一,吴国把长江以北土地,还有海外一些岛屿,尽数都献给魏国!

其二,继续尊魏为宗主国,每年进贡黄金三万两,白银十万两,地方各种特产五百车!

其三,孙权愿意把次子孙虑,送到魏国作为人质!

其四,如果魏国讨伐蜀汉,吴国愿意出一支人马助战,并提供部分军械、粮草、船只!

凭心而论,这四项条件相当不错,如果魏国接受了,既得实惠,又得面子,完全可以凯旋班师了,可是曹丕会答应吗?

“哈哈,吴王送来亲笔国书,可见却有议和的诚意,不过朕之所图者,非庐江一郡之地,更不是海上几座小岛,而是天下一家,四海升平!

劳烦子瑜转告吴王,若真为了江东百姓考虑,还望他早日渡江北上、纳土归降,朕当以兄弟之礼相待,并与之结为儿女亲家,保证吴氏子孙永享荣华富贵!

若是冥顽不化吗,朕有百万虎狼之师,踏平江东不费吹灰之力,届时国灭城破、玉石俱焚,还望吴王好好思量一下!”

虽然议和条件不错,可曹丕还是果断拒绝了,一则,战局对魏军非常有利,完全没有停战的必要,何况自己还有杀招未出。

二则,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只怕是熬不住几年了,因此上,必须加快统一天下的步伐,给后代留一座稳固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