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齐桓公’之与‘管仲’!(第2/3页)

不过夺储、争位的话题太敏感了,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因此司马懿不能把话说的太直白了,又要把意思表达清楚,这就考验言语功夫了。

“下官经常看占卜之书,对玄学颇有一些心得体会,今夜正好有时间,大王可愿试一试吗?”

“那就有劳祭酒大人了,本王最近夜间多梦,正想占卜一下前程如何!”

“请大王端坐好,下官为您相一相面!”

聪明人之间说话就是省事,司马懿提出了占卜的话题,曹熊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初步交流算是达成了。

其实谁都知道,曹熊贵为诸侯王之首,已经位极人臣了,还用占卜什么前程吗,再向前迈出一步,只有皇帝宝座了!

“祭酒大人面带异色,莫非本王面相有何不妥吗,还请直言无妨!”

“恕下官直言不讳了,从正面来看嘛,大王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乃是大富大贵之相,可位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从背后来看嘛……”

“从背后来看,本王又当如何?”

“大王前低后高,背负乾坤,当更上一层楼才是!”

“更上一层楼,本王当为什么?”

“大王可为齐桓公!”

“哈哈!”

司马懿果然是政坛高手,一番言语滴水不漏,不但把意思表达清楚了,而且是三层意思:

第一层:齐桓公-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五霸之首,姜姓,名小白,是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幼弟!

齐襄公荒淫无道,以至死于非命,儿子们尚且年幼无知,无法应对当时的乱局,于是群臣拥护小白继位,成为了齐国君主,这是‘兄终弟及’的典型例子。

司马懿这是暗示曹熊呢,一旦曹丕龙驭归天了,司马家族愿意支持他,也来一个兄终弟及,就连借口都想好了,皇子们年幼无知,而大魏帝国需要一位长君!

第二层:给人看相从来只看正面,还没听说过看背面的,司马懿这也是在暗示曹熊,您要想高升一步,就必须得‘反着来’,也就是造反了!

因为按照常理,就算曹丕真的不行了,临终也会留下遗诏,传位给某一个儿子,而不会传位给弟弟的,这是人之常情,也符合秦、汉以来的继承原则: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无子立弟、弟亡立侄,要是连侄子也没有,就在宗室子弟中挑选继承人,总之皇位不能传给外姓人!

根据这个继承原则,曹熊要想坐上皇位,就得用点非常手段了,或是篡改遗诏,或是发动政变,如此才能达成目的!

第三层:齐桓公虽为五霸之首,可终究还是周朝的臣子(齐为侯爵),一辈子也没敢称王,而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对周王室是有大功勋的!

如果曹熊不想造反,还把今夜的事向曹丕告密了,司马懿也可以解释说,自己是希望曹熊像齐桓公一样,好好的辅佐天子,并无别的意思,这样就把自己摘干净了。

这三层意思,一层比一层深奥,一层比一层难懂,若是换成寻常人,只怕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可曹熊不是寻常人,他是奸雄的嫡出之子,身体里流淌着聪慧、狡猾的血液,瞬间就全想明白了,他又作何反应呢?

当场拍案而起,怒斥司马懿为乱臣贼子,自己绝不会同流合污,然后向皇兄告密吗……没有的,曹熊低头沉思起来,显然是心动了!

世人评价说:曹操的性格分散在了诸子身上,曹丕继承了奸诈,曹彰继承了勇武,曹植继承了才智,唯有曹熊什么都没继承到,是最不像父亲的儿子了!

其实大错特错了,在曹家诸子里面,曹熊才是最像父亲那个,奸诈、勇武、才智样样俱全,只是他的年龄最小了,各方面又比较平均,故而被哥哥们的光环笼罩着,一直不被世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