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油腔滑调不学好(第2/4页)

刘汜忽然与徐杰说了这么一番话语,听得徐杰有些讶异,天下能谋事者有三,朱廷长,刘汜,欧阳正。

这刘汜一番话语,显然就是看透了这个缉事厂的本质。这缉事厂此时是对勋贵集团发难的,来日呢?往后呢?

刘汜实在聪明,看得透彻。话语之中,似乎也有警示徐杰的意思,这般的缉事厂,说抓人就抓人,说杀人就杀人,完全不用经过朝堂商议,刘汜自然有担忧。现在抓的是勋贵军将为主,来日必然也会到得文官头上。

徐杰出了一个笑脸,答道:“见过刘相公,下官不过是个六品小官,做的事情也是听令而行,本分差事当以命赴之。”

刘汜笑了笑,起步往外,口中还有一语:“权利迷人眼啊,年轻当三思,当知道适可而止。”

“多谢刘相公教诲。”徐杰还在身后一语。

欧阳正把这一番话听得清清楚楚,待得欧阳正起身往外之时,与徐杰轻声一句:“跟在老夫后面走。”

徐杰跟着欧阳正,一直走到大殿广场之上,左右官员都隔远了,方才叫了一声:“老师。”

欧阳正放慢脚步,点了点头:“文远,刘相公所言不无道理,这缉事厂衙门,乃是风云际会而成,往后当不能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你当谨慎一些。”

欧阳正想的也有道理,组建这缉事厂衙门的事情,徐杰事先并未与欧阳正认真商量过。厂卫,从来都是人人恨之入骨的机构,虽然欧阳正没有见识过锦衣卫、东厂这种机构的威风,但是也能想到未来。

未来徐杰是不是真的要成为满朝文武的众矢之的?欧阳正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

徐杰与欧阳正的想法不一样,徐杰手中要一柄刀,此时掌握不到禁军之类,那便唯有厂卫了。徐杰心中从小有耳濡目染认知,不论是家中长辈,还是江湖道理,潜意识里就觉得刀是保障一切事情的前提。

所以徐杰此时更想把这缉事厂做成,做成它应该有的威势。朝堂之上,不是文就是武,以何制衡?那就是缉事厂。在徐杰看来,缉事厂于国有利,不论是皇帝对于真实的情报资讯了解,还是官员监督上,都是如此。这也是朝廷行政体系与国家决策体系的弥补。

“老师之语,学生当铭记于心。”徐杰答了一语。

欧阳正放心不少,便也不再多谈这个问题,心中知晓自己这个徒弟是个聪明人。再说正事:“三司会审之地,就选在缉事厂衙门里。”

徐杰点头:“学生也是如此想法,这般就避免了羁押之人出问题。”

出得皇城,各处官员各自回衙门而去,徐杰也回了自己缉事厂,缉事厂里有一人正在等候,欧阳文峰。

在偏厅落座的欧阳文峰见得徐杰一身朝服而回,几步上前,一脸笑意上下打量着徐杰,口中还道:“文远啊文远,这一身朝服,当真是好看,漂亮,漂亮至极,穿在你身上,威风凛凛。这帽翅左右一摇,说不尽的气势。”

欧阳文峰一脸的羡慕,徐杰也正把官帽取下来,开口笑问:“你来寻我何事?”

欧阳文峰还在打量着徐杰的一身行头,口中说道:“这两日不见你来府上了,原来是这么大的事情,请了谢中丞上门来提亲,头前也不知会一声。家姐还在家里生闷气呢,这不就打发我上门兴师问罪来了。”

徐杰把官帽放在案几之上,笑道:“我也不过比你早知道两三天。”

“你当真就比我早知道两三天?我可不信,你家二叔几车的礼物都从大江运来了,你岂能不知?”欧阳文峰显然是以为徐杰早就准备多时了。

徐杰也不解释,只是又道:“文沁在家生什么闷气呢?”

欧阳文峰看着徐杰,满脸的笑:“文远,过不得多久,你就成我姐夫了,实在有趣。要说家姐生气什么?我也闹不明白,反正她就是生气了,丢书,扔笔,砸砚台的。本该是大喜事,我也不知她缘何这般生气。生气了又叫我来寻你,你说女人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