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1章 签定(第2/3页)

当然,真正掌握中枢大权的,应该不太可能是纯粹的军人,而且茅元仪感觉,张瀚说的文武一体主要还是对海外开拓的官员,对内,不太可能用武将却当地方官,地方官员也不太可能真的去军营历练……中枢之中,文武其实也是有分,只是新朝的武职官,比如参谋司,军令司,这些部门可能仍然是中枢的重要部门,不象大明,只有六部和都察院的官员算正经朝官,别的文官都低一等,再低一等的才轮得到五军都督府这样的纯粹的武职部门。

在新朝,枢密院取代都督府,而且职能很重,并且不太可能被文官压下去了。

茅元仪心潮澎湃,已经神驰万里,而当他再低头的时候,却发觉刘宗周已经两眼怒睁着死去了,呼吸停止,面容也开始僵硬。

“唉……”茅元仪感觉可惜,却没有多少伤感。

这种局面是刘宗周自己选的,以茅元仪从商报上的文章和打听来的消息来说,张瀚对儒学没有好感,但他绝对不是以言罪人的人,只要不涉及到实际层面,比如起兵谋反,儒学的学者们就算是骂上两句,以张瀚的胸怀也不会介意,由得他们随意去骂。

“念台先生逝世了。”茅元仪吩咐船家道:“前方道路难行,你们就不要北上了,驾船南返,找到念台先生的家人,将他安葬。”

船家唯唯应了,又问道:“那茅大人你呢?”

“本官还是要北上的。”茅元仪潇洒一笑,说道:“北方有好风景,我要去亲眼看一看,瞧一瞧。”

船家又赶紧答应了,看看潇洒上岸,牵马前行的茅元仪,这个江南过来的船家只能摇头,前方兵荒马乱,流贼遍地,已经传开了朝廷就要与和记展开大战,好风景?这老爷怕是脑子有毛病,别死在北方才好。

……

“本汗答应了。”皇太极看着程本直,一脸急切的道:“何时签约?”

程本直愣了一会,突然说道:“现在就可以签,在下临行之时,总督大人已经责以全权,在空白约书上盖了印了。”

“很好,本汗也有汗印。”

在数十人的注视之下,大金与大明的和约算是正式签定,双方一个是盖用总督印信,一个是后金汗印。

互相换约之后,历史上没有的和议正式签定。大明承认女真对辽东等被占领土的统治权,女真向大明称臣,大明封女真汗为王,女真汗在本国则自称为汗,大明不加干预。

大明与女真互开马市,地点待定,每年赐女真十万两银,二十万石粮,同时马市也可以售卖铁器,大明不得禁止铁器输入。

和议对女真当然相当有利,大明承认了他们在辽东的统治权,以后就算大明国力强盛了,最少也是师出无名的尴尬局面,要破解,还得想办法。

而一年十万两银不无小补,二十万石粮却是相当重要的战略资源,现在女真人举族不到二十万人,汉民可以不管,每个女真家庭一年可以获得几石粮的补给,这就相当不错了,加上自己收获的粮食,几乎是可以确定温饱,不必再担心饿肚子。

有这二十万石粮,则女真人可以再使一些壮年男子脱离农间劳作,成为全职的战士。

当然要是使全族男子都成为脱产将士,大明的岁赐一年得超过百万石,这当然无论如何是办不到的。

辽东仍然是很贫困,自然条件艰苦,物资储备也严重不足。

对眼下的这个条件,在场的女真贵族脸上都显露出满意的神色,这也叫程本直感觉相当的欣慰。

“程先生,”皇太极令人把约书收起,然后一脸从容的对程本直道:“毛镇居于皮岛,时时牵扯攻击,未知和约之后,蓟辽总督是否能将毛文龙和东江镇调走?”

“毛帅是一定要调走的。”程本直晕乎乎的道:“蓟辽一体,现在本朝面临和记叛乱威胁,毛镇将会去充实蓟镇,请大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