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党争不息(第3/4页)

黄澍越说越气,最后情难自控,冲上去对着马士英的双脸左右开弓,啪啪啪就是几大嘴巴子。

这让马士英脸面丢尽,恼羞成怒,终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与东林党对着干的道路。

他与阮大铖相商,密议反击东林党人之策。

阮大铖身为戏曲大家,擅长各种明斗、暗斗、阴谋、阳谋,眉头一皱,奸计随即上心头,说:“他们以‘逆案’攻我,我应作‘顺案’以反击。”

“顺案”,即是指要专门打击曾有在北京投附“大顺”降贼行为的大明官员,这些官员中,东林一系的人可不在少数。

马士英点头称好,随即兴起大狱。

由此,东林党势力大损。

不但东林党势力受损,因为“顺案”的扩展,许多非东林党人士也被牵连进来,坐牢的坐牢,砍头的砍头。而且,还有许多从北方准备南归或正在南归途中的前明官员考虑到自己多多少少也有过一些“失节”行为,既然南京政府追查得这么严,只得止步转投大清的阵营中去。

内阁大学士姜曰广对于马士英的打击报复行为大为愤慨,却也无可奈何,为示正邪不两立,他向弘光帝提出辞职,说:“微臣我惹毛了权奸马士英,分内当死;圣上洪恩宽大,请准许微臣引退归田。”

你辞职,我不反对,但你骂我是“权奸”就不行!马士英当即反唇相讥,说:“我为权奸,你是老贼!”说完,也以辞职相要挟,对弘光帝说:“老臣从满朝一片异议声中推戴皇上坐上了帝位,现在不得不以犬马余生退归贵阳、避位让贤。如果陛下强要留下老臣,老臣必定死于东林党人之手!”

马士英这一句话,正中东林党诸公的下怀。

姜曰广又羞又急,大声断喝道:“皇上是按照血缘亲疏及次序登上帝位的,你有什么功?”马士英应道:“我本来是没有功的,只是你们这些东林党人偏偏要改立疏远宗藩潞王为帝,断然拒绝迎立当今皇上,这才让我从无功变成了有功。”

总算弘光帝为人忠厚,不愿意在这件事上过多缠绕,劝道:“潞王是朕的叔父,贤良聪明,本来也应当登位,两位先生不要为此事伤国体、损和气。”

马士英并不肯就此罢休。

某日,和弘光议事,突然又提出要诛杀东林大臣,他叩头上奏说:“老臣因为拥立了皇上,触怒了东林奸党,奸党小人,睚眦必报,必欲置臣于死地。”一句话没说完便号哭起来,边哭边说:“臣知奸党不难相容,臣孤弱无助,当然不能以一人之力而讨好千万人,恳请皇上感念老臣曾经拥戴的粗微功劳,同意释放老臣回归故里,混上个自然死亡,老臣发誓来世再效犬马之劳,老臣再也不能服侍皇上了!”额头砰砰直叩地板。

弘光耸然动容,安慰道:“爱卿请起,爱卿请起,爱卿请自爱。朕与卿做主,看看谁敢欺负爱卿?”

马士英继续泣奏:“老臣这条小命就全靠皇上保护了,老臣痛恨刘宗周藐视皇上,无人臣礼。臣矢以死奉皇上,天必杀此老奸!”

一旁的姜曰广再也听不下去了,高声抗言道:“马士英所说荒谬至极!刘宗周乃是三朝老臣,坚守道义,气节凛然,至白发而无丝毫改变,真称得上是古今难得的社稷大臣。先帝对他还敬重有加,看看谁敢杀他!”

马士英厉声道:“姜曰广与刘宗周,都是属于东林奸党,就是这些人不肯拥立皇上!”

姜曰广须发倒竖,喝道:“你说梦话吗?迎立皇上之时,刘宗周还在浙江,臣只是一介书生,手里又没有兵权,拥立或不拥立,我根本就说不上话。”

弘光并不以迎立之事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只是劝解道:“这是上天要降临大难给我家,朕德浅薄,勉为其难当政,时时担心会败尽太祖皇帝留下的江山,正要倚重两位爱卿,希望两位爱卿同心戮力,共成大事。卿等交恶,朕就会失去依靠。呜呼,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细小的事情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了。从今以后,大家同舟共济,不愉快的事就不要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