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郑成功虚与委蛇葬好局(第2/3页)

尚、耿两人的反应,早在李定国预料之中,为了速战速决,他不等郑成功回复自己二月所写的信,再次派使者前往厦门督促郑成功率主力来粤。信中,李定国考虑到郑军水师乃是从海道而来,可以避开潮州、惠州清军的阻击,因此单方面将两军会师地点确定为广州南面的新会。

信件发出,李定国便引主力向新会进发。

也是天不助明,在这大战即将展开的紧要关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袭来,李定国竟然病倒,卧床不起。

时也,命也,悲夫!

不过,也用不着过早悲观,李定国虽不能起,但他仍在病中严令部队,没有放弃这场精心部署了大半年的大战。明军继续按既定计划进行,强攻新会。

可是,不管怎么说,主帅没能亲临前线,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将士的发挥,而且,缺少了坚强的指挥核心,各部的协同作战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脱节。

最主要的是,郑成功又一次放了李定国的鸽子,新会战役迟迟不能奏捷。

原来,李定国在挥师入粤前发给郑成功的信,郑成功迟迟未能开读,盖其原因,是他正忙着和清廷使者议和,他既怕自己与李定国共谋之事被清廷知晓,坏了和议,也担心自己和清廷和议的消息走漏入李定国的耳朵,根本不予接待李定国派来的信使,而将之扣押稽留于厦门。

病榻上的李定国久等不到郑成功的回音,只好一面指挥人员从高州地区筹集粮饷和作战物资,一面再派使者赴厦门催促郑成功出兵,要求郑成功告知准确师期,以便发起决战。

这信发出一个多月后,郑成功总算写了一封回信让一个名叫李景的信使带来,信中称自己已派部将随张名振北上江、浙,同时也答应遣水陆师入粤攻潮、惠二州,但对具体出师日期避而不谈。

郑成功的暧昧态度,让李定国大为不满。

心潮激荡的李定国忍不住抱病起床,奋笔疾书,写信斥责和催促郑成功。

这封信发出,直到八月,郑成功的使者才姗姗出现,带来的回信仍旧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李定国又急又气,只好强支病体,给郑成功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给郑成功全面分析战局态势,该信全文收录在杨英的《先王实录》中,大意为:

今年四月我已派遣使者取海道前往贵处请教兵机军务、战斗策略,并问候饮食起居,本以为该使者能在一月之内便回来。不意至今尚栖留在贵处未归。贵爵如今派办事员李景前来,我才知道这之前曾派出姓林的使者,可惜已不知下落。我驻师于高、凉二州,养精蓄锐,只等候贵爵回信,约定日期,便会辔长驱,与贵爵军队形成合击之形,必不让鞑子有一人一马北遁!七月中旬,我又接到皇上敕书,天语叮咛,殷切寄予收复广东大任。皇上的命令不能怠慢耽搁,我又岂敢迟迟不动身!于是调遣水陆二师,齐发于新兴、肇庆,托皇上之福,两师均旗开得胜。先是全歼虏兵于长洋,再败虏两广总督李率泰于肇庆。只不过尚可喜、耿继茂两虏恃海撄城,尚稽守鞑靼法令不肯出降。现在我已驻军于新会县,刻日将直捣羊城广州。逆虏以新会作为门户锁钥,积蓄粮草,往广州输援不绝。以我看来,只要将新会拿下,则广州省城可不战而下,所以合全军于新会城下。敌人望风屏息,知道陆战难与我争雄,却倚仗舸舰堵我舟师。如果得不到贵爵水师支援,难收捷报。殷殷思慕,期盼切切。现在抗虏、降虏的广东水师官兵无不暗中与我联系,但大局未定之前,多在观望。贵爵难道不想想,自从羊城陷于敌手,您虽频频用兵,却不千里勤王,纵有百战之功也何足挂齿!贵爵只有向军队宣扬这个观点,以激励各部,则三军上下,都知道报国大恩尽在今年,而不会抱怨我功罪不分。至于虏人所能动用的援兵,你我应该都知其大概,遍数虏人举国精兵,再无尼堪之强且精者,而以尼堪之强之精,也已毙命,还有何可惧?虏人但有援兵发来,你我也应尽缚以报圣上。楚、豫之间,虏人侦使频繁,大概是因为广东战事不紧,闽、浙、直争传张名振侯爵沿江进取之事。其实,沿江进取之事可以先缓一缓,今年的广东之举,才是时之所急,事关全局,名高于易收,掌兵者岂能坐失此良机?办事员李景称:贵爵准备从潮、惠动身,则应当以初冬为期,水师必须以尽快到达新会为限。以上所说,均希望贵爵悉数放在心上,足仞至诚,云台虚左,我将厚望寄托在您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