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风歌(三十一)太上皇帝(第2/4页)

画外音:

中国古人历来重视孝道,各朝代的君王们更是奉行以孝来治理天下,他们登基称帝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给父母上尊号,刘邦虽然最终尊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但这个举动毕竟姗姗来迟,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事情,刘邦是真的忘记了,还是故意为之?这里面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吗?

王立群: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刘邦和他父亲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其实我们今天很多人明白一个道理,你看一个人你不要光看他在外面的表现怎么样,你看看他对他的父母亲怎么样你就明白了,通过这个关系你可以了解刘邦真实的一面。要说明刘邦和他父亲的关系,有六件事不能不提,第一件事叫留侍太公,说的什么事呢?就是刘邦一起兵以后,刘邦就离开家了,刘邦离开家的时候他父亲还在沛县丰邑的家里,那么刘邦怎么来安排他的父亲呢?是带他父亲走呢还是留下他父亲呢?刘邦决定把他父亲留下来,外出打仗太危险了。但是刘邦并没有说对他父亲不管,他留了两个人,史书是有记载的,一个是他的二哥叫刘喜,留下来照顾父亲,第二个,留了一个审食其照顾他的父亲,这是第一件事,这件事说明刘邦对他父亲还是不错的。第二件事是彭城大战的时候,刘邦攻了彭城以后本来是想接家属的,就是接太公,接他的妻子,他的儿子女儿包括他的二哥,把这一帮人全接走。结果刘邦在彭城只顾得享乐没有来得及去接,项羽打过来了,结果让他父亲和吕后一下子在逃的过程中间遇到项羽的军队,做了人质。这件事就是刘邦的责任了,对他父亲照顾不周,这是第二件事。第一件事是很不错的,第二件事就有点问题了。第三件事叫“烹了喝汤”,大家一听这四个字就明白了,这是什么呢?这是汉四年发生的一件事,就是项羽、刘邦两个人打,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项羽就搞了一个很不地道的一种做法,就是把刘邦的爹拉出来,太公拉出来架到锅上,叫刘邦投降,你不投降我把你爹烹了。那刘邦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救父,他如果投降他前功尽弃,他不可能,所以刘邦就说了几句很有名的话,这几句话后来被很多人指责刘邦不孝,这几句话我相信我们在座的观众熟悉这段历史都知道,“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把你爹烹了,我跟着一块儿喝汤。当然这个话说得不好,这话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绝情绝义,毫无父子之情,人们说刘邦不孝顺父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例子。但这件事刘邦无奈啊,他不能救父,他又不能够投降项羽,那他只有这样办。假如说这真是一个流氓语言的话,那也应当是项羽的流氓行动在前,刘邦的流氓语言在后,虽然绝情,虽然冷酷,但是绝情和冷酷也是一种无奈。

第四件事也是我们讲过的,叫“未央夸富”,就是萧何给刘邦建造了一个非常富丽堂皇的未央宫,建成以后,刘邦在未央宫宴请诸侯王和所有的列侯大臣。宴请的时候刘邦十分得意,对着他爹讲了一番话,这番话非常有名,这番话是这样说的,“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刘邦端着酒给他爹敬酒,然后就说,当初你总觉得我不如我二哥能置产业,现在你看看,我的产业和我二哥的产业比一比,到底谁的家产多?然后大臣们都高喊万岁,哈哈大笑,这就是所谓的未央宫夸富这件事。这件事就涉及到了两种评价,一种评价认为刘邦这是夸富,是炫耀自己,另一种意见认为刘邦是嘲讽太公,那这里边到底是炫耀还是嘲讽呢?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呢?这就有问题了,如果是炫耀可以理解,如果是嘲讽,这就有不敬的因素了。这件事情是个很重要的事情,理解的人不同,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听众们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这个“无赖”可不是我们今天无赖的意思,今天我们的“无赖”就是赖皮的意思,流氓赖皮的意思,古人的无赖就是你不能创收,不能挣钱叫无赖。当初你觉得我不能挣钱,你觉得二哥能挣钱,现在你看看,是他挣得多是我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