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大风歌(四十)将星殒落(第4/5页)

刘邦一听,立即召见这个薛公,就问他什么叫上中下三策,这个薛公就告诉他,上策他是向西攻打楚国,向东攻打吴国,然后是吞并齐鲁,然后胁迫燕赵,如果是再加上守好自己的本土这就是上策,如果黥布用这个上策的话,整个函谷关以东不是你的了。什么叫中策呢?中策就是东取吴、西取楚,然后是攻下赵国跟魏国,然后据守敖仓,堵住成皋,那么胜负是难定的。什么叫下策呢?那就是东取吴、西取蜀,然后把他的后勤装备运到长沙国去,那就无妨了。所以赵国薛公就给刘邦分析了黥布可能采取的三种策略,刘邦听了以后觉得很有道理,就问这个薛公,那黥布会采取哪一种办法?这个薛公斩钉截铁地告诉刘邦,黥布一定会采取下策,不会采取上策。刘邦问他为什么?薛公说,这是黥布本身决定的,黥布本身是一个刑徒,为什么叫黥布呢?就是脸上刺过字,受过黥刑,他原名姓英叫英布,后来受了黥刑所以叫黥布,这个人是一个罪犯,没有什么远大志向,所以他不会采取上策、中策,只能取下策。刘邦听了很高兴,赏了这个薛公,然后就带队出发了。叛乱一开始,黥布就召集他手下的将领商量,黥布讲了一番话,黥布是这样说的,说“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什么意思呢?皇上老了,不喜欢出来领兵打仗了,一定不会来,他断定刘邦不会亲自出征,一定派了其他将领,如果派其他将领,我只担心两个人,一个是韩信,一个是彭越,现在是这两个人都死了,其他派谁来我都不怕。他这话一说,他手下的将领一听说刘邦不来,又没有什么有本领的将领,所以都积极性很高。

画外音:

在刘邦手下的战将中黥布极为勇猛,他归附项羽然后又投降刘邦,一生打了很多恶仗,那么面对这样的悍将造反刘邦能打赢这一仗吗?黥布的命运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王立群:

黥布跟刘邦两支军队就相遇了,相遇以后,刘邦就指着黥布问了一句话:“何苦而反”,你凭什么造反?黥布答得也很妙:“欲为帝耳”,我想当皇帝,我也想过一把皇帝瘾。实际上黥布这个叛乱绝不是想当皇帝,黥布这样回答无非是气气刘邦,过过嘴瘾,他有什么本领当皇帝呢?不可能的事情。结果两军一打,黥布的军阵摆得很厉害,刘邦一看黥布的军阵,好像当年项羽活着的时候摆的那个军阵一样,两军一交锋就打起来了。当然这个仗是黥布败了,为什么败?不是这个军阵摆得不好,而是军心不稳,军心不稳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错误的估计刘邦不会亲征,结果刘邦竟然来了,刘邦一来,他手下的将领慌了神了,所以这仗一打就败了,败了以后再打又败了。最后黥布带了100多个人逃到长沙国去了,他为什么逃到长沙国去呢?因为黥布的老婆就是长沙王吴芮的女儿,他是人家长沙国的女婿,所以他逃过去了。不过这时候吴芮已经死了,吴芮的儿子长沙成王在位,长沙成王就骗黥布说我跟你一块儿逃,咱们往南逃到南越国去,结果他们两个逃到番阳,跑到这个县里头呢,就在一个老百姓家里边,趁黥布不备把黥布给杀了,所以黥布叛乱没有成功,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

黥布是项羽手下的第一骁将,是最能打的人,我们可以举几件事,第一,项羽打巨鹿之战第一个过河打的人是谁呢?黥布,黥布在巨鹿之战立了大功,刘邦把着函谷关项羽破关而入,谁打的呢?黥布,项羽要活埋20万投降的秦军,这任务交给谁的呢?黥布,项羽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是黥布干的,所以黥布是项羽手下最得力的将领,很能打仗。当然这个人有毛病,他第一个大毛病是见利忘义,本来他是项羽手下最得力的将领,项羽对他手下的人很多大将都没封,你像范增没有封诸侯王,钟离眜没有封诸侯王,大将军龙且没有封诸侯王,就封了黥布,项羽封了18个诸侯王,他自己的部将只封了一个九江王黥布,那按说项羽对九江王黥布是很不薄的啊,那么项羽有难黥布应当出手相助啊,黥布是袖手旁观,不管,比如说刘邦攻入彭城,黥布不管,项羽要去打田荣向黥布征兵,黥布自己称病不去,派了一个将军带了几千人去了,当项羽回兵在彭城跟刘邦决战的时候,黥布又袖手旁观不参战。最后导致项羽跟黥布之间产生矛盾,刘邦利用这个矛盾策反了黥布,所以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见利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