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二、孙中山在桂林主持北伐(第2/5页)

到了6月上旬,曾被粤军收编的桂军残部又在高雷钦廉地区倒戈反粤,接着遂溪、廉江也有民军揭竿而起,沈鸿英又受陆荣廷的拉拢,认为广东有隙可乘,应该向广东发展。6月13日沈鸿英派兵由贺县侵入连山、连县、阳山。北江防军李烈钧旧属赖世璜、李明扬等部都败退到韶关来。当北江败讯陆续传到广州时,陈炯明采取了紧急行动,派第一师师长邓铿为北江总指挥,率军抵抗沈军,并调回第二师师长洪兆麟部保卫广州。

粤桂战火重燃,于是陈炯明乃根据湘粤联防条约,请求湘军出兵进攻桂林,捣袭桂军的后路。陆荣廷也根据多年来湘桂同盟的关系,派林虎到湖南,请求湘军出兵北江,助以一臂之力。这使到尚未恢复元气的赵恒惕为之左右两难,他不希望西南方面兵戎相见,再启战端。于是他发起邀请四川、湖南、云南、贵州四省共同调停粤桂战争,并请广西宣布自治,与西南各省采取一致的态度。

赵恒惕的建议只获得四川的刘湘表示同意,而云南和贵州都没有答复,原来云南的顾品珍因为唐继尧部下胡若愚、李友勋两旅已由迤南开入广西边境,为了共同对付唐继尧,他曾和陆荣廷建立了秘密同盟。贵州卢焘则因为陆荣廷收容了贵州“逃将”王华裔,已派黔军谷正伦、胡瑛两旅开入黔桂边境,与陆荣廷处于敌对地位。因此赵恒惕的四省联合调停粤桂战争的计划遂不能实现。

王华裔是在刘显世失败后逃去湘西,又被假道湘西的滇军赶走,逃入了广西北部。

陈炯明再度被迫作战,他在粤闽边区驻防时,孙中山一再要他率军回粤,他不答应。直到广东的桂系要出兵打他,他才下了决心回粤驱逐桂系。现在他无意攻桂,孙中山怎样敦促他,他总是推三阻四。直到桂军要进攻广东,才迫他顺从孙的意旨,决心讨伐桂系。

6月18日孙中山下令对广西总攻击。6月20日陈炯明出发到肇庆,26日孙发表命令,派陈炯明为援桂军总司令。同一天,陈炳焜部将刘震寰响应粤军,宣布独立,这一来使得陈炳焜、莫荣新、韦荣昌等无所措手,匆匆忙忙地逃往浔州,粤军遂不战而克梧州。孙发表刘震寰为桂军第一师师长。

陆荣廷并不重视梧州的陷落,他叫沈鸿英进攻莫德、三水,又叫林俊廷等迅速由高雷一带北进。这是双管齐下的军事计划,不但可以直接威胁广州,而且可以截断梧州粤军的后路。可是沈鸿英看见形势不利,就不肯接受陆的命令,他暗中请赵恒惕转达陈炯明,愿意宣布自治,履行以前的条约。陈炯明这时不敢相信他了,粤军马不停蹄地向广西深入。北江粤军一路由信都、贺县包抄沈军的后路。一路由英德、韶关向西进攻。从7月3日到8日,信都、阳山、连县、连山都被粤军收复。9日退往贺富山的沈军将领黄自高、沈荣光等联合推举沈鸿英为“救桂军总司令”,宣布广西自治,脱离陆荣廷的关系,与广东采取一致态度。

7月1日孙中山正式下令讨伐陆荣廷,16日粤军乘胜溯西江而上,克复浔州,且以破竹之势占领藤县、容县、北流、平南、贵县。

这时候,桂北和桂西都起了变化:黔军谷正伦、胡瑛两旅沿盆江南下,唐继尧旧部胡若愚、李友勋两旅由迤南开进,李烈钧所属朱培德、杨益谦两旅由湘西开到,都集中在桂西北一带。为了统一指挥,唐继尧、卢焘把他们的部队拨归李烈钧指挥,因此李烈钧号称为“滇黔赣讨陆联军总司令”,准备向桂林柳州两面进攻。

6月27日粤军师长邓铿、魏邦平联名电请湖南出兵桂林,陈炯明也直接电请赵恒惕出兵。7月5日赵派谢国光为援桂军总指挥,赵主张广西问题和平解决,因此他电请陆荣廷自动让出桂林,由湘军进驻,湘军对桂军不采取敌对行动。陆荣廷在四面受敌的情势下,勉强地接受了赵的主张,于是湘军谢国光和罗先闿两旅遂“和平占领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