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 勃州风云(上)(第2/3页)

当然还是有一点的,至少名声不大好听,普通的老百姓自然分不清这里头的门门道道,只知道咱们又打败仗了,那好,需要找一个替罪羊来扛下这口锅,平一平民愤,周济云动不得,他还有数万兵马,背后还有更为强大的世家支撑,那身家豪富,又没有了水师兵马作后盾的勃州周氏,自然便要被拿上毡板来剁一剁了。

曹天成也很好奇,这个在大齐横行了百余年的大海盗家族,究竟有多少家底,被自己这么整治,居然还没有破产?

他很期待这一次收获的成果。

勃州人都晓得,勃州要变天了。周氏自然也晓得,周曙光自然更清楚,不过让所有人都大为惊讶的是,周家的当家家主竟然似乎是认命了一般,从楚国的东部六郡逃回来之后,便一直龟缩在自家的深宅大院里,根本就不露面了,竟然什么也没有做,似乎就等着皇帝喀嚓一声切下最后一刀来。

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勃州那些依附周氏的人慌了神儿,在得不到周氏的确切消息,而风色也愈来愈不对之后,自然便有很多的人选择了站边,当然,是站在皇帝一边。

周氏自己就都放弃了,他们当然也没有坚持的理由。

有放弃的,自然也有坚持的。而坚持的那一些,大都是跟随着周氏在海上飘泊着,厮杀过,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周氏在海上的实力,倒戈的多是那种攀附周氏以能够搭上周氏这艘快船以便收获更多的财富的。

总体来说,现在朝廷的势力在勃州已经成了一种乌云盖顶之势,而周氏已经一退再退,退无可退了。

皇帝的刀子,终于要下来了。

胡不归走进屋子的时候,周曙光刚好将一碗小米粥吃得精光,堂堂的一家之主,身家巨万的大擎居然还伸出舌头,将碗里的残粥舔得干干净净。

“终于要动手了吗?”将碗放下,周曙光笑吟吟地看着胡不归,问道。

一身管家打扮的胡不归点了点头,“向连昨天晚上已经从长安回到了勃州城,与勃州郡守胡建连夜召见了勃州驻军将军黄连以及多位勃州重臣,当然是要动手了。”

周曙光哈哈大笑,站起身来,亲自给胡不归也盛了一碗小米粥,递到他手里,“早上才打起来的海泥鳅,捞起来的海带制作的海带丝,新鲜着呢,尝尝。”

胡不归笑着坐下吃了起来。

他的身份的确是周氏的大管家,不过这位大管家在周氏的地位非同寻常,便是周曙光的几个儿子,见了他也得恭恭敬敬的叫一声胡伯伯。周氏的当,他能当一半。不过所有人都只以为他深得周曙光的信任是因为早年跟随周曙光多次出海血战而且数次救过周曙光的命,却没有人知道,这位大管家,还是一位武道修为上的宗师。

“曹斌的水师,昨天便已经出港了。理由是演习,不过他们的真实目标却是我们的桃花岛。现在,估计已经快要看到桃花岛了。”一边吃着粥,胡不归一边含含糊糊地道。

“配合很默契,两边一起动手,给我们逃亡的机会都不留啊!”周曙光冷笑道。

“他们会大吃一惊的。”胡不归将空碗放到桌子上,又挟了一块焦黄的海泥鳅丢进嘴里,嚼得嘎巴嘎巴响,“船只不少,士兵更多。”

“他们是看上了我们的船厂,以及那里的匠师。”周曙光道:“大明的水师正在飞速崛起,已经成了海上的第一大势力,曹天成不会不知道,所以他想灭了我们之后,将我们的那些船只,船厂,技师一起收入囊中,好打造一支能与明人抗衡的舰队。”

“如果他早有这个想法,并且重用周氏而不是想着剥光我们,未始不能成功。”胡不归笑道。

周曙光却是轻轻摇头:“晚了。明人在海上的势力早就成了气候,这也是我为什么下定决心要跟着明人走的原因之一,明皇擅用人,敢用人,而且相当重视海洋,这一点是曹天成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有这样一个重视海洋的皇帝,是我们这样的家族的福音。宁氏已经先行一步了,周氏再不跟上,以后大海之上,将再也没有周氏的名号。宝桢在这一点上便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