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6章 另有隐情(第2/3页)

“坏人,大坏蛋!我恨死你了!”

薛绍与太平公主前后脚回了观战席,李治等人正在推杯换盏谈笑生欢,马球场上也激烈正酣。

“正好今天裴尚书与薛绍都在这里,朕说件事情。”李治说道,“薛绍既然已经正式的继承了李卫公的兵法,那也可以算作是半个卫公的传人了,与裴尚书是同门。裴尚书,你是军中老宿,是本朝第一名将。薛绍是你的后辈,今后便是你的门生了。”

“老臣万不敢当!”裴行俭慌忙走了出来,当堂拜下,说道,“老臣只是李卫公的徒孙,虽然从先师那里学了李卫公的兵法,但卫公兵法的本集老臣是见都没见过,或许当中还有许多老臣自己都不懂的内容。薛公子奉二圣之命继承了李卫公兵法,便是比老臣更加正宗的嫡系传人。老臣顶多只能和薛公子一同切磋,又岂能做了薛公子的老师?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一旁的李孝逸大吃了一惊,惊愕的看向薛绍,他居然继承了李卫公的兵法?!……这可真是一件大事惊闻哪!

武则天在一旁笑吟吟的道:“陛下,既然裴尚书如此坚持,你就别为难他了。武将兵法的传承不像科考的仕子那样特别的注重师门上下,当年太宗皇帝陛下就经常与李卫公一同切磋兵法,彼此却从未谈及师徒之事。李卫公奉命将兵法教给了几个人,除了苏定方,其他如李勣、侯君集等都从未有师徒之说。军旅之人,不像仕大夫那样拘泥于俗制。因此臣妾以为,不如就让裴尚书与薛绍这一对老少同门一同切磋兵法即可。”

“天后娘娘圣鉴。”裴行俭再对武则天拱手长拜。

薛绍心中暗道,也真是难为裴行俭了,既要顺从了二圣之意教我兵法、抬高我的军武出身、带我步入戎武之途,又不敢做我的老师。

一人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之谊”在世人看来是仅次于父子之情的牢固情谊。如果裴行俭公开做了我的老师,那么世人恐怕就会以为我薛绍是裴行俭的心腹传人,立场也和裴行俭一致——把二圣器重的“准驸马”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本就饱受二圣猜忌、在朝堂之上并非十分得志的裴行俭,哪里敢做这种冒天下之大韪的蠢事呢?

有了武则天的那一番话,李治也是顺坡下驴,“既然如此,朕就不勉强裴尚书了。但是薛绍,你当以师礼以待裴尚书!”

“臣遵命。”薛绍拱手而拜,心中叹息,李治和武则天的太极手这样一打一推,诸事皆在掌握,真是典型的夫唱妇随。他们这些年来养成的默契,绝非外人能比!

裴行俭这才回了座位,表情虽然淡然随和但额角居然有了一丝冷汗!

他心中暗忖道,二圣的这一试探,险哪!如果老夫当真应允收下薛绍作为门生传人,二圣必然以为我是想在军队里竖立亲信、培植党羽,目标还盯上风头正劲颇受二圣器重的准驸马薛绍!……那未免也太作死了!

李孝逸在一旁静静的听着,未插一言连眼神都未曾乱动过一下,心中却在惊讶道:原来这个薛绍的来头这么大,二圣他对寄予了如此的厚道。小小的一个左奉宸卫,迟早贡不下他……周季童,你未免也太不识务了!

“此外,还有一件事情。”李治又说话了,“薛绍所献的那套密码,现在也可以招人来学习,以备不时之需了。裴尚书,你以为如何?”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宜早不宜迟。因为战争何时爆发例来无从预料。我们只能尽早准备。”裴行俭用很“专业”的口吻说道,“老臣建议,由陛下与天后挑选合适的人才来学习,由薛绍亲自来执行教习。”

薛绍暗自摇了摇头,裴行俭还真是如履薄冰,连找几个学蓝田密码的人也不敢擅作主张。

李治笑了一笑,“裴爱卿,这朝中大小的事情,哪能都让朕与皇后来亲历亲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