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韦陀伏魔(第2/3页)

武三思表情严肃,沉默不语。

“你为何不说话?”武承嗣问。

武三思淡淡道:“大局已定,有何可说?”

“你!……”武承嗣几乎气煞,“我怎会有你这样的兄弟?”

“兄长,你就是太过急躁。”武三思平静得多,淡然道:“小弟已经劝谏过兄长多次了,争权夺嫡这种事情,只能是耐住性子文火慢炖。否则就有可能触及到帝王的底线,从而一败涂地。”

“你就知道放些马后炮!”武承嗣很生气。

武三思叹息了一声,说道:“前番皇嗣的两名妃子陷入巫蛊案之时,小弟就曾经劝过兄长不要插手此事。因为神皇是绝对不会轻易姑息的。但是兄长就是不听,非要把皇嗣逼到绝境打入了丽景门监狱。结果呢?”

“……”武承嗣咬牙,不语。

武三思再次叹息,自问自答道:“结果就是,这一举动同时触及了神皇和薛绍的底线,他二人居然同时出现在了丽景门。然后,非但是皇嗣没有被处死,反倒又横生出一个庐陵王的枝节来。现在好了,兄长与皇嗣争斗了这么多年,双方都没羸到最后,倒是便宜了庐陵王这个大废物!”

“事到如今,还说这些有什么用?”武承嗣的眼睛都直了。

“当然有用。”武三思淡然道,“至少我不会再像你一样,干出类似的蠢事。”

“你?!……”武承嗣气煞,拍案而起。

武三思也站了起来,拱手一拜转身离去,“兄长保重,小弟去也!”

看着自家兄弟大摇大摆离去的背影,武承嗣的脸皮渐渐涨得通红,连眼睛都红了。

最后没能忍住,他一口污血喷了出来,轰然倒地砸翻了食几。美酒佳肴散落了满地,一片狼籍。

此时此刻,薛绍正在夏官的官署之中,举行重要的会议。

这是一年当中夏官最重要的会议。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叫做“年会”。除了夏官的全体官员和十六卫的大将军,还有关内两百多个军府的所有折冲都尉,也就是各个地方上的最高军事长官,全部都到齐了。

济济一堂数百人,集体坐听薛绍这位最高军事长官,训话。

在朝的诸卫大将军和夏官的官员,对薛绍都不陌生。但是对于地方上的折冲都尉位来说,薛绍就像是一个飘渺在云间的神砥,想要见他一面可真是不容易。

这些年来薛绍经历的那些事件、打下的那些胜仗,被民间的百姓口耳相传,已经快要谛造成传奇、演化为神话。尤其是在青海湖一役生擒吐蕃赞普器弩悉弄之后,薛绍在民间的形象都已经远胜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这两位门神,被夸张的形容为各种神佛转世。

流传最广的一个神话,就称薛绍是“韦陀转世”。

武则天推崇佛教,“韦陀伏魔”已是民间人人皆知的典故。

《大藏经》记载韦驮菩萨常在娑婆世界拥三洲大法轮,一十八世为将军身,五十四世为宰相。在寺庙之中,韦陀菩萨常以武将形象示人。他头戴凤翅兜鍪盔、足穿乌云皂履、身披黄锁子甲,时常立于弥勒大佛的身后充当护法之神。

当初柳怀义编修各类佛典为武则天造势,鼓吹她是弥勒佛转世的女儿身,注定要成为女皇统治人间。现在民间针对薛绍也有了类似版本的传说,而且薛绍的形象还是弥勒佛身边的“守护神”。如此一来,这两个民间传说还真就形神俱在前后统一,不由得人不信了。

在如今这个时代来说,宗教的力量绝非寻常可比。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今日到场的许多折冲都尉,都是带着一颗“朝圣”的心来到夏官开会的。

薛绍当然也听到了这些传说,他心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会是玄云子编出的段子吧?

当年在绥州讨伐白铁余之后,玄云子在绥州一带就获得了“圣英”的尊号,在当地的善男信女当中拥有无人能比的崇高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