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对比(第5/5页)

众人分工合作,在井中垫入了青草,然后就将大米倒了进去。

大米浸泡两个时辰,这个时候天就已经黑了。不过这些士兵们还不能休息,一些人负责扩大防卫线警戒,剩下的人就开始将米捞出来,直接倒在铺了青草的地上阴干。

随后,他们将大锅点燃,用携带的猪皮在大锅里面过一遍油,然后把阴干的大米倒进锅里,加上少许盐和糖,用砍伐的木块当锅铲,就开始炒米。

只有三口锅,一口锅一次可以炒米大约五十斤,一次也只有一百五十斤。

而一百石大米差不多是一万两千斤,每口锅需要炒米八十锅。炒一锅米需要大约两刻钟,他们这些人日夜不休,也需要三天多的时间才能把这些全部炒完。

但是没有人嫌苦嫌累,相比那些倭寇要面临生死一线的战斗,相比幼军的士兵要跟敌人进行追逐和厮杀,他们这些人已经足够幸福了。

明古鲁的都城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但是刘安他们还需要用两天的时间,在这里设立一个有效的运转系统。

打仗从来都不只是战场厮杀,更多的是考验一个将领的统筹帷幄的能力。每个士兵的衣食住行,发烧拉稀,战区下雨刮风,开路架桥,这些东西全部组成起来,才能形成除了武器之外最重要的胜利基础。

不过,大军虽然还没有出动,两支前锋部队和数支骚扰部队已经被派了出去。

倭寇的人数太少,现在只剩下了一千六百多人,但是向北逃窜的人却有数万。

他们又不像大明士兵,还有火枪这种武器,只能靠倭刀御敌。所以,如果不想看到这支队伍的人全部伤亡殆尽,就必须救援。

至于羽林卫学的那五百人,不管是谁都没有把他们算进去。这些人是军队发展的种子,在这种战场上面死一个,就足够让人心疼了的。

哪怕是为了他们,刘安都不敢怠慢,直接派了一支纯火枪营前去援助。

庞瑛在这里等了几日,终于带着援兵向回赶,不管这些人主要是为了谁前去救援,只要肯去,就足够了。

战争也就在你追我赶,你跑我堵的局势下,进入到了真正的决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