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继续南行(第5/5页)

但是朱瞻基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要避开南洲的台风期,这个时代,对于一个舰队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台风更可怕的了。

逆风航行,无非是慢一点,但是如果遇到台风,半支舰队恐怕都要完蛋。

五月二十四日,船队抵达了爪哇岛的西端。为了避开这个季节的南洲的西南季风,船队不会从河里直接前往南洲,而是沿着海岸线继续向东行驶。

五月二十六日,舰队抵达了满者伯夷国的首都满者伯夷,这里实际上就是后世的泗水,也被当地人称之为苏腊巴亚。

大明与满者伯夷的贸易在星港已经完成,这次满者伯夷国的近百条船,装满了来自大明的各种货物。

有几艘船,装满了从大明运过来的铜钱和银币。

满者伯夷虽然是南洋强国,但是也只是相对而言。他们的冶炼技术非常落后,到现在都还不能自己锻造合格的铜钱。

所以南洋地区,包括满者伯夷国的商品交易,一直都是用大明的铜钱。

大明的那些文官,不仅没有认识到这种经济控制的力度,反而时不时的叫嚣,要杜绝大明铜钱外流。

这当然有大明铜产量太低的原因,但是通过南洋贸易,大明每年收回的铜锭数量,要远远多于铜钱的输出量。

也因为双方的贸易已经结束,所以这次朱瞻基并没有在满者伯夷停留的想法。

但是既然来了这里,如果不到这里暂留,那就更说不过去了。

在满者伯夷国满国臣民的热烈欢迎下,朱瞻基在泗水登陆,礼部的官员也用了最隆重的礼节,向满者伯夷国的臣民们展示了大明的礼仪文明。

朱瞻基那如同一座宫殿的龙辇,大明那整齐的仪仗,繁琐的各种讲究,都让所有人感到瞠目结舌。

这个国家,却是朱瞻基目前不想干预太深的国家,因为这里人口实在太多了,因为土地肥沃,这个小岛上有南洋一大半的人口。

而这个国家因为这些人口,成为头号强国。

但是同时,这里的人信仰印度教,信仰佛教,信仰绿教,宗教信仰的泛滥,导致了人心不齐。

可以说,这里送给朱瞻基,朱瞻基都不会要。

等到南洋布局完成,在这里发展奴隶贸易,将这里的人卖到其他地区去挖矿,才是朱瞻基想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