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3/5页)

这的确让士兵们的情绪高涨了许多,不管什么时候,黄金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吸引人心的东西之一。

这些士兵们当兵,除了混口饭吃,不就是为了求财嘛!

这个时代,提那些虚无的爱国主义都是空话。

朝廷没有银子,连大军都难以调动。

因为流感和淘金,大明的大军在珀斯这个地方,多滞留了一个多月,这个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初了。

一个南洲的探寻,原本准备用三四个月,但是现在五个月过去了,还没有围着大陆转一圈。

朱瞻基很清楚,自己这一行人自从离开南洋,所有的方向,航道,都是陌生的。留守南洋的人再急,他们也很难找到自己。

而半年没有朱瞻基的消息,无法传递消息到大明,现在的朱棣,恐怕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该回去了……

至于博丁顿金矿,还是跟以前的金矿一样,丢在了那里。

以土人的能力,根本无法开采金矿,他们最多,也就是捡一些零零碎碎的金块或者是金沙,损害不到大明的利益。

更何况,等大明人带来了更多的商品,他们手里的黄金最后还是落到大明人的手里。

十二月初五,大军从珀斯出发,沿着南洲的西海岸向北航行。

这次回去又是逆风,航速依旧很慢,不过因为贴近海岸线航行,日子并不难捱。

之所以选择这个季节也是没有办法,如果一月顺着西北季风前来南洲,固然是快。

但是那个时候是南洲的台风季节,舰队只需要经历一次台风,就不知道要损失多少船,多少人。

原本舰队还想去一次帝汶岛,那里的帝汶人虽然没有直接跟大明交易过,但是他们依附着满者伯夷,跟大明之间并不是没有联系。

可是如今刮起了西北风,向帝汶岛航行,是正向逆风。不得已,舰队在南洲的西北,选择了向东北方航行。

一路上,虽然主力舰队一直没有靠岸,但是羽林卫学的学员兵们,在朱瞻基安排下,将整个南洲的海岸线,全部都做了详细的测绘。

从后世的达尔文附近海域,舰队又回到了海龟岛,然后从这里转向正西方向。

舰队刚到马鲁古海域,就遇到了来迎接他的内监和南洋留守舰队,所有人看到朱瞻基他们安全回来,都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

留守在星城的张勇,还有张谦,这半年来瘦了许多,张谦看到朱瞻基,更是激动地流下泪来。

朱瞻基他们一去半年,毫无音讯,而他们在南洋几乎每个月都会接到朱棣的询问,别提自己的压力有多大了。

大年二十九这一天,朱瞻基的座船终于抵达了旧港。

虽然这里依旧是炎热的夏季,他们要在炎热的夏季里过一个春节,但是所有人的情绪都高涨了许多。

这不仅仅是因为过年的关系,更是因为在旧港,有南洋最多的华人,这里也有南洋最大的鸡寨。

朱瞻基在这里好好休养了几天,这一趟航行,所有人都疲惫不堪,他的几个女人,无不消瘦了许多。

给朱棣写了一份长信,将自己在南洲的经历,还有如何开发南洲的一些想法,朱瞻基都写了进去。

当然,更重要的是将从南洋到南洲的所有航海线路图,每个岛屿的经纬度,每个区域的不同时间的太阳轨道,全部都抄录了一份,送回大明。

有了这份航海图,即使朱瞻基不在家,大明也能直接派人前往南洲,为以后的开发做准备。

过了初五,朱瞻基才有心思关注旧港这里的情况。

自从大明军队直接消灭了明古鲁的万茂势力,如今这个区域已经被旧港直管。

施进卿从原来的一个地方势力,名义宗主,逐渐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地方霸主。

不过在推行汉化政策上面,他依旧没有拿出有效的管理制度,这让朱瞻基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