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朝议(第2/7页)

王彦点头说道:“两人都曾多次赈济,熟悉赈济进程,都为可信之人。”

高台之下,双方的争辩已经告一段落,在蹇义表达了对俞士吉的支持之后,就进入了投票环节。

这个时候,早有准备的夏元吉显然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他推荐的俞士吉获得了更多的票数。

随后,蹇义就定下了俞士吉,然后向朱瞻基报告复核。

朱瞻基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任何决议,决定,他如果不同意,大臣们就要重新再议。

但是朱瞻基既然对这两个候选人都也认同了,大臣们选出了俞士吉,他自然也不会无故反对,同意了下来。

内阁这边,解缙立即奋笔疾书,写出一份圣旨出来。

讨论完了户部事务,轮到了礼部。

如今已经是四月,今年有秋闱,现在到了该决定各处学官,学正,考官的时候了。

礼部需要拿出候选人,先与吏部进行商议,然后再拿出来供朝臣评议。每个候选人,只要没有恶行,劣迹,基本不会被否决。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每个人被委派的区域不同,油水,名望也就不同。

西北地区,北方地区,西南地区,自然是没有人愿意去的。因为那里人口稀少,文风不盛,能考出来的官员自然少一些。

而两湖,中原,包括川中,属于中等地区,每年考取的进士虽然不多,但是也不会少。

东南地区就是人人都想去的地区,因为每一届的进士,都是以这里的人居多。

身为考官,在他负责区域出来的进士都是要拜师的,这种现成的老师,没有任何一个大臣会不愿意当,这可是一大笔政治财富。

如今朝廷取士还没有区分南北,将举人分为南北,严格控制南方取士六成,北方取士四成,这是朱高炽上台后才确定下来的。

在那以后,几百年间,明清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比例取士。

礼部与吏部拿出来的候选人会在今日之后张贴成榜,并且写进邸报,有人反对,也要在半个月之内进行弹劾。

半个月以后,没有人弹劾的官员,才会分配去处。

所以,今天的礼部只是讨论候选人虽然进行的很平和,但是等半个月之后的大朝会,讨论起各地的人员安排的时候,绝对会吵的不可开交。

所有人选定下来之后,蹇义又再次向朱瞻基奏请,朱瞻基依旧是同意了下来。

不过,朱瞻基又说道:“孤的五个弟弟,如今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另有各大王府宗室,适龄人也不在少数。故此,礼部当与宗人府合议,尽快统计人数,为适龄宗室选妃。”

吕震站了出来应道:“臣遵旨。”

选妃并不是完全的盲婚哑嫁,因为各大王府其实是有一定的自主权的,他们可能早就有了心意的目标,为子女定亲。

这种事都是要上报到宗人府的,宗人府进行统计,然后会统一请皇上赐婚。所以礼部要选妃,就必须先跟宗人府进行沟通,统计人员,不能高出藩王已经为子女订婚了,还又被列入选妃候选人的乌龙事件。

以前的宗人府宗正是由宗室亲王亲自担任,但是建文帝之后,为了限制藩王权力,宗正一职就空了下来。

如今的宗人府虽然依旧号称文臣第一衙门,他们的位置也排在承天门外首位,还在吏部之上。

但是实际上,这个衙门已经没落,除了事官,大部分事务都归礼部在管。

总之这件事,主要就是以吕震为主来管,无可推脱。

接下来,就是如今的重中之重兵部事务,朱棣西征,如今的大明主要精力就放在了为西征服务上面。

朱棣在的时候,执行的是严格的毒菜政策,严禁文官插手战事。

但是,因为兵部属于文官系统,他们负责为军队提供后勤和服务,等于间接控制住了军队的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