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4/5页)

虽然他不知道训政的意思,但是从字面上理解,也能知道这是朱瞻基请他在一些大事上做主。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孙儿不想当孤家寡人,还望皇爷爷能继续督促孙儿。”

朱棣沉吟了起来,没有说什么一山不容二虎这样的话。

他们是爷孙,虽然因为权力之争,有一些小矛盾,但是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朱瞻基现在愿意让他继续指手画脚,也代表朱瞻基对权力的控制是非常理智的。

他要争皇位,是因为如今的朝廷大局基本稳定,所以不希望朱棣破坏了这一切。

特别是在工业发展,商业发展,移民大计方面,朱棣现在要是弄出漏子来,想补救会非常麻烦。

所以他必须把一切控制住,不让朱棣搞破坏。

但是,他也不愿意看到一代大帝就此落寞,在原本历史上,朱棣还有两年的光景,因为永乐年间只有二十二年。

这两年,只要不让朱棣影响以后的发展大计,在许多政治斗争方面,朱棣的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

龙辇抵达了承天门,这一次,文武大臣随着龙辇一同进了皇宫。

奉天殿内外,今日被清扫的干干净净,九月又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众大臣并没有觉得疲惫,相反,一个个精神抖擞,按照身份从奉天殿内一直排到外面。

这是奉天殿第一次在午后大开,当朱棣与朱瞻基携手进入大殿,在传令太监一声声的“太上皇帝陛下驾到”,皇帝陛下驾到的口号声中,响起了肃穆的鼓乐。

朱瞻基在天地坛已经发布了继位诏书,现在,又要发布正式的登基诏书。除此之外,一众重臣也要纷纷上书,恭贺新皇登基。

翰林院官捧诏书御前用宝讫,鸿胪寺官奏颁,翰林院官捧诏,授礼部官由午门左门出,锦衣卫先设云盖午门外,候诏至置云盖中。导赴承天门开读,行礼如常仪。

英国公张辅告天地,定国公徐景昌告宗庙,宁阳侯陈懋告社稷,上躬告几筵,即皇帝位。将即位,中官传旨鸿胪寺百官免上表贺,行衍五拜三叩头礼,赴承天门外听诏,鸿胪寺宣旨,百官讫。

这些程序全部经历了一遍,然后朱棣下皇位,朱瞻基上登宝位。

跟随着鼓乐的节奏,文武百官纷纷跪下,大呼:“太上皇帝陛下万岁,皇帝陛下万岁。”

朱瞻基的登基诏书总计三千六百字,由解缙书写。他文采风流,一篇诏书也是写的如佳肴美酒,让人佩服。

首先是夸了一番朱棣的文韬武略,前人难及,让朱棣心怀大慰。

而后又大大夸奖了朱瞻基一番,认为朱瞻基的改革,让天下泽被。

天下大赦,有犯除谋反大逆,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主不赦外,其余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罪无大小,咸赦除之,敢有指告赦前事者,以其罪罪之。

民政上,永乐十九年十二月以前拖欠及亏兑未完税粮、料豆、户口塩粮及有报数在官,而未曾送纳者,尽行蠲免。

但免永乐二十年户口塩粮其各处拖欠马草柴炭,自永乐二十年十二月以前,尽行蠲免。

各处递年拖欠农桑、诸色课程、仓粮、塩课、鱼课等项,并倒死及亏马驼驴骡牛羊等畜,及拖欠芦柴,纳欠铜铁颜料席麻竹木等物,追陪珍珠等项,并未纳,各项赃罚倍追,未完段匹等件尽行蠲免。

各处军民有因追陪孳生马匹,为官府所逼,不得已将男女妻妾典卖与人者,诏书至日,官府悉为赎还,不许托故延缓,如女子年长已成婚配者不在此例。

今后倒死孳生马匹,只照洪武中例追陪。各处逃移人户,悉宥其罪,许于所在官司首告发回原籍,复业免其差徭二年,其户下所欠税粮,尽行蠲免。

而在军政上,陆军将进行压缩,除北部,西南边军之外,内地军卫或转精锐,或转海军,或转当地官府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