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西北(第5/5页)

朱瞻基没有故意迷惑自己的这个外孙,将自己的意思清楚地表达了出来。“连发枪,枪弹分离,是大明曾经在研究上的阶段性成果,这是我们优于其他国家的地方。可是连发枪跟当初的燧发枪一样,虽然能占据一定的优势,却还没有当初的燧发枪优势更大。”

这句话林汉伦听明白了,也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

燧发枪出现的时候,其他的国家还拿着大刀长矛。这种差距太大了,所以在大明的士兵面前,他们一败涂地。

连发枪的射距比燧发枪高了一倍以上,威力更大,但是跟燧发枪的差距,却没有燧发枪跟冷兵器更大。

“所以,我们大明如果拿出了连发枪,自己没有更好的技术储备,可能就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被敌人追上。所以,普及连发枪,不是在必要的时候,是没有必要的。”

林汉伦问道:“皇外祖,那我们现在是不是有了更好的枪了?”

朱瞻基没有回答,而是说道:“你二叔和三叔的死,跟七年前武国公郑能的死一样,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牺牲,死于自己的贪念。郑能贪图基辅公国的铁矿,你二叔和三叔却是贪图诺夫哥罗德公国的资源。如果他们撤退回来,对方敢过来吗?他们不敢!”

林汉伦不解地道:“皇外祖,大明一直以来不都是推崇开疆拓土吗?”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并且这项政策不会改变。但是,所有的人都只看到了开疆,却没有真正理解拓土的意思。蒙元帝国当初的地盘大吗?两百年后,一切皆空。开疆固然重要,如何发展才更重要。如今你们家族已经占领了极西山脉南部的几十万土地,可是你们现在的人口不到三十万。自己的领土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占领更多的地盘有什么意义?所以,你要回封地,我允了。这次还会给你配三万连发枪,两百万子弹。但是,没有真正的把握,我不允许你妄自西进。明白吗?”

毕竟是自己的亲外孙,自己以后还指望他守住乌拉尔山脉,伏尔加河一线。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又要费心培养一个能信赖的晚辈了。

林汉伦一开始还只考虑自己的要求能不能得到同意,可是朱瞻基首先跟他解释了一开始不装备连发枪的原因,后面又表现出了对他这个外孙的重视。

现在不仅给他三万支连发枪,两百万子弹,还教他到了封地以后应该如何做。

感受到了朱瞻基的关爱,他激动地又含泪跪下道:“外孙一定不辜负皇外祖的期望,发展唐林城,不妄起战事。”

朱瞻基双手扶起了他说道:“到应天府好好过个年,过了十五再走。朕会让人将武器给你准备好,今后,大明的西北边护,就交给你们父子了。”

有唐赛儿这个奇女子在,唐林城的威胁就不大,朱瞻基相信,自己这个外孙有足够的时间能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