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势如破竹(第5/5页)

所以在南方,他如今虽然也肃清了好几座城市,但是对顿涅茨克一带的防御,没有好的办法攻破。

这一片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六个矿区,矿区之间有农田,水利,相互之间有联络,在其外有严密的防御体系。

这里不攻破,他也不敢大举进攻基辅,若是让军队陷入前后夹击的被动局面,导致失利,郑家恐怕要完了。

他的稳妥也是正确的,因为这不仅仅是郑英一个人的事,就连参谋部的诸位将领,面对这种局面,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大明士兵的人数本来就少了许多,十几万大军,只有八万是大明精锐,其他都是各族的辅军,他们许多人甚至连燧发枪都没有,战斗力可想而知。

眼看着敌人的矿区每天还在生产大量的钢铁,郑英他们心急如焚。

如果在冬季来临之前不能攻下顿涅茨克,那对明年的战事就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也就在这个时候,郭昂从北方战区派来了两千罗斯人农奴。

这些农奴都是自愿追随大明的,为了家人生活的更好,他们愿意充当大明的前锋。

当然,大明不是指望他们能攻下整个矿区,只是想要利用矿区需要大量矿工和农奴,让他们混进去。

就在十月,克里木汗国国都巴赫奇萨赖被郑英攻破,大批的农奴失去了土地,被驱赶出了克里米亚半岛。

有超过五千人逃到了顿涅茨克矿区范围之内,他们被立陶宛,波兰,还有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人强制安排在了矿区各处干活。

此后,关于矿区的战线布置,人员调动的情报,被源源不断地送了出来。

在第一场大雪降下之时,大明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位于矿区偏中心位置的叶纳基耶沃矿区。

这个矿区归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由于大明现在封锁了矿区,他们即使炼出了钢铁也运不出去,所以最近一段时间,这里的生产几乎停顿了下来。

而且,大明军队势如破竹的军事进攻也彻底吓到了他们的军人,他们可不是基辅人,也不是立陶宛人,所以就有了撤退的心思。

不过,因为有了军事同盟,现在他们只能留在这里,与其他士兵同进退。

但是,心态不一样,抵抗的意志也就不同。所以,大明在摸清楚了这座矿区的归属和士兵防御积极性之后,将目标选择在了这里。

而战果,也理所当然地顺利。

整个矿区犹如一套完善的机器,而叶纳基耶沃还处于偏中心位置,当这座矿区被大明占领,整个矿区的防御体系就全部乱套。

这就犹如第一张被推到的多米诺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