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行辕前移(第3/3页)

泰山实际上是一片山脉,得益于有汶水间隔开来,当时的泰山五岳仅有一岳被火势波及,其余四岳安然无恙。

奉高目前是残垣断壁的模样,并不适合作为大军驻营之地,军队是在残破的城池边上,位于汶水之边安营扎寨。

作为首脑的刘彦向西边移动来到前线,预示着汉军接下来主要用兵会是在兖州方向,对于这点最为高兴的莫过于蒋干。

参与会盟的慕容燕国使节团已经回去,东晋使节团的庾翼是以个人身份留下,全班逗留的就是冉氏秦国与张氏凉国。

蒋干与谢艾,他俩仅是带着一些随从就跟着来到泰山郡,使节团余下的人是被留在下密城。

“汉军主力征战徐州之后是返回下密休整。”谢艾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刘彦,再看看周边一片的白雪皑皑,哈了一口热气搓了搓手,说道:“汉军主力没有开拔前来,事情会怎么样还未有定数。”

蒋干当然知道这一点,可他坚持认为既然刘彦移动过来泰山郡必然会有下一步动作。

对了,不管是蒋干还是谢艾,他们并不知道之前已经有汉军开始渗透兖州方向,仅仅是知晓汉军的动作很频繁。

奉高的不远处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叫龟山,是在汶水北岸。

刘彦此时就是在远远地眺望龟山,旁边的另外几个人则是在看冻结成冰的汶水。

冬季真的不是一个作战的好季节,不止是天气冷的原因,主要也是物资会显得匮乏。过来奉高的汉军数量并不是太多,只是八千的禁卫军以及两万不到的其余部队。这些部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骑军,毕竟泰山郡这边是多山地的地形,来骑军纯粹是浪费。

“我们并没有掩饰自己的行踪,石虎必然已经知晓。”桓温好像比较怕冷,有着良好的保暖衣物再加上皮草斗篷,却是看着依然显得萎萎缩缩:“如君上这般胆气,哪怕无法引得赵军大肆来攻,也该会有一些收获。”

和桓温凑到一块的是长江以南出身的一些人,他的老搭档袁乔被留在了长广郡,一些先后过来投效刘彦的人,隐隐约约间是以桓温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小圈子。

认真而言,长江以南并不缺乏人才,至少过来汉部的那些都算是能够做事的人。他们来了之后自行分为两个派系,一部分世家子弟是向桓温靠拢,另一部分地方豪强、寒门子弟则是向吕议靠拢。

对于长江以南那些人喜欢拉帮结派纪昌是一种警惕的态度,处理却是挨不上,毕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形成小圈子是必然的事情,根本就无法杜绝,仅仅是不能任之产生危害。

泰山郡连接的郡并不少,往北是济南郡和祝阿郡,往南是鲁郡、琅邪郡和任城郡,往西是东平郡和济北郡,往北是东安郡和东莞郡。

以战略地位而言,除了山地的地形不太适合作为行政中心之外,谁获得泰山郡就代表能够依借多山地形构建军事防御链。

刘彦进军泰山郡的用意差不多也是为了进行战略要地争夺,毕竟胡人不喜欢山地战,可华夏文明的军队喜欢啊。

夺了泰山郡,彭城郡也到手,汉军就会成为双钳攻势,介时要是开战会占据最大的主动权。

主动权对于刘彦来说很重要,至于蒋干只要有机会就会大谈进逼石碣中枢襄国的好处,吴广的例子在前,谁脑子有病才会干这事。

对的,纪昌着实是忍不住就给蒋干上了一下历史课,讲的是秦末乱世时,吴广孤军深入被歼灭的旧例。当时在场的谢艾表情很精彩,蒋干是直接被呛得脸色黑成了锅底。

“我们已经摆出了自己的棋局,也是认为最合适的局面。”刘彦再次召集众人到中军大帐,十分放松地说:“接下来就是等待骰子被投出。”

唔!?没人知道凯撒,以至于没人听懂刘彦说的是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