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隔河相望(第2/4页)

刘彦再一次移动行辕,是将行辕迁移到了济南郡的东平陵附近,这里位处济水中游区域,往北百里之外是黄河,恰好是面对姚弋仲羌族大军所在地的青河郡和平原郡。

行辕安置妥当之后,刘彦带人向北,亲自来到黄河沿岸查看。

这个时候的黄河其实并不显得太过浑浊,应该说黄河的水还是相对清澈。那么不是绕口令的绕口令就是,黄河现在不叫黄河,是称为河。

黄河之水变得无比浑浊是西北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之后的事情,此前河水最为浑浊的是泾水,才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的记载。

刘彦观看到的黄河,河面之上遍处皆是冰渣子,可能是河段有区别的关系,所见滚滚的河水看着并不显得汹涌。

黄河的河道有宽有窄,特殊的时期之下甚至可以直接驱马踏着河床而过,不过大多数时候想不用船只能是等待结冰时期。

“石碣的水军目前是在笃马河一线。”桑虞裹着斗篷似乎还觉得冷,紧了紧领口又说:“舟船数量该是有近千?”

石碣赵国想要南下攻击长江以南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石虎征集工匠的时间点可以推移到很久之前,真正发狂建造舟船却是在与李氏成汉合谋瓜分江南之后。

前一次汉军攻击齐郡,位于黄河南岸边上解救了大批被石虎强征的工匠,那一次也俘获了近三百条内河船只,不过那却只是石碣赵国后期建造的一批船,此前的舟船则是被送往黄河北岸。

石虎在历史上并没有让船队南下长江,那批建造起来的船只后面是落到了南下的慕容燕国手里。慕容燕国在得到那里战船之后,一部分是带回了幽州,另一部分则是劈掉当柴烧,倒是善待了那批没有被石碣赵国折磨死的工匠,为慕容燕国后面的工匠体系进行了补全。

刘彦问道:“他们的运力可以一次支撑运输多少人渡河?”

北方军队不善水性,可仅是乘船渡河还是不会有什么难题,再来是黄河太长,只要是想总能抓住机会渡河,汉军知道石碣赵国的船队在哪,但不代表能够时时刻刻盯紧。

姚弋仲得到的命令是征讨青州的刘彦,预示着会是一场进攻战,那么石碣赵国的水军一次可以运输多少人就成了关键。

“说不准。”桑虞实话实说完毕,又笑着说:“君上的意思是让羌族大军渡河?”

刘彦平淡地回应:“那取决于姚弋仲。”

现实情况是,相较起主动打过黄河,汉军这边还是比较期待姚弋仲能对石虎的命令足够履行,让羌族的大军渡河来战,不是汉军渡河攻击。

却是不知道姚弋仲知不知晓汉军舰船犀利?想来该是清楚。

姚弋仲对石虎忠心吗?这一点除了姚弋仲自己之外没人清楚。羌族的传统势力范围,也就是西北部正在被张氏凉国肆虐。这个时候身为羌族大统领的姚弋仲却不得不率军逼近青州,那是何等纠结的事情啊。

刘彦不知道姚弋仲目前在干什么,大体上却是能够猜测羌族大军需要足够多的粮秣。

冀州自东汉以来便是一个大州,是从人口和可耕种地皮上真正意义的大州。这一点哪怕是曹魏和西晋时期都没有改变,就是石勒占据中原之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随后又有恢复。

石碣赵国目前大肆征兵,考虑到石碣的国策是将中原变成牧马场,整个中原的农耕体系实际上是变得无比脆弱。

石虎在此前不但是在大肆征兵,亦是广泛征集粮草,造成的现象是让各地出现大肆的逃亡,没逃的人交不上赋税也只能是自杀了事。

“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姚弋仲难以征集到足够的粮草。”桑虞刚才对冀州的情况介绍颇多,谁让桑氏一族在冀州可是有不少亲朋故交。他轻松地说:“姚弋仲正确的选择是等待秋高马肥再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