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家族(第2/3页)

南下的汉军,参战士卒大多是历经过与石碣赵军的交战,绝大部分士卒至少是有一级的公士爵位,以汉军伙食的待遇餐餐有肉是正常,哪怕是没有爵位的士卒也能一天三餐中来一次份量轻的肉食。

“看来汉国从石碣那里缴获的牛羊数目有些惊人。”庾翼已经放开胃口在吃喝,现在不是讲究食不言的时候,咽下嘴中的炒牛肉片,继续说道:“长期食肉,难怪汉军士卒看着强壮,也能应付高强度的操练。”

人的体力消耗需要得到营养上的补充,吃糠咽菜再进行高强度的体力消耗可练不出什么强壮出来,应该是因为营养透支太严重而变得骨瘦如柴或是直接死掉。所以说,营养跟不上的情况下,想要练出一帮身体素质优良的士兵属于天方夜谭。

“缴获数量确实庞大。”谢安点头回应:“再则是百姓早已掌握放牧手段,各郡县会侧重安排某些区域该是农耕或是放牧,大汉并不缺乏可食用的牛羊。”

真实来讲,牛或是羊根本不是民间的主要肉食来源,民间吃肉较多的是狗肉,再来是选择猪肉,牛肉大富大贵的人都不一定能时常吃到,羊肉是被视之为“贵肉”。

“汉国在恢复农耕,牛已经富余到可以任意宰杀吃掉的地步?”庾翼所在的东晋小朝廷,羊肉贵族三五天才能吃到一次。牛肉基本是别想,毕竟牛是农耕的主要牧畜,朝廷严格限制宰杀。他一点都不像是一名门阀的家主,专门挑着案几上各种手段烹饪的牛肉下嘴,想到什么似得说道:“游历汉境时,看到最多的是以马来作为农耕畜力,或者说是汉国的马匹已经富裕到可以完全取代耕牛?”

“马用来耕地比牛更为高效。”谢安不太清楚庾翼懂不懂,相对认真地说:“蔡内史与田太仆早两年专门做过研究,农耕能使用马绝对不该用牛。牛的劲是大,可是缓慢,相反使用马的速度较快。再则是国家不能无马,提倡饲养马来代替牛,对国家更为有利。”

中原绝大多数地方栽种的是麦,稻米的栽种反而是绝小部分,哪怕是各种杂粮以及豆类都要比稻米要多得多。而南方因为气候以及区域的关系是栽种稻米为主。

不管是麦还是稻,其实都少不了要引水入田,要不自古以来各村各寨为了争水何必引得一次又一次的发生村庄大规模械斗。

“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吃牛肉远比其它的肉可以使士卒更为强壮。”谢安现在的说话方式与以前完全不一样,很多新词让庾翼听不懂:“国家规划牧场中,专门选出地皮养牛。”

庾翼不止一次想要搞懂汉国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原本以为是看懂了……至少耕战之策在秦国时期就有,可是很多新鲜的策略只能看得云里雾里,比如将百姓集中管理的合作公社,又有国家行为的行业划分,类似的制度都是以前所没有的。

汉国的那些策略看着挺简单粗暴,可是东晋小朝廷想学根本就学不来,不是简单的因为东晋小朝廷是世家分治,还因为百姓根本就不会同意,毕竟要说中原因为胡人的肆虐体系被打破,长江以南的社会可还保存着相当的完整性。

在汉国中枢的规划中,草原肯定是要占领,不止是专门划出养牛的区域,放羊的区域也是必不可缺。养牛是国家在饮食上的一种策略,牛肉可以上桌成为食物,牛奶不但可以引用也能做成奶酪。羊肉当然也是食物之一,羊毛更能支撑起新兴的纺织业。

“还没有打下来已经做出规划了……”庾翼满满都是感慨,他听到的信息不多,却能做出大体的判断:“要真的实现,草原就不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该是绝对无法再丢失的国土。”

“的确是这样。”谢安尽管不情不愿地待在汉国,可是以掌握的信息量来讲,他不得不认可这是一个不讲眼光只单纯放在汉家旧土的国家。他扯完了该说的,已经让庾翼对汉国有更多的了解,该转移话题,又问:“庾氏在这一场大变革中,可是已经有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