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脚踩江南之地(第3/3页)

广州就是现代的广东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要说便于开垦也就是在广东一带。

荆州则是现代的湖南,可以说开垦难度还没有广东那边的难度大,要是不去管什么生态的话,放火烧林子和旷野会是很快速的手段,处理那些根须之后就是一片沃野良田,绝对不会辜负鱼米之乡的美称。

刘彦很清楚南方有那些地方合适作为产粮地,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满清期间仅是湖南就供应全国一半以上的粮食,那么不管开发多久能够成型,反正不能那么浪费放着不管。

“长江以南最为富庶的是在扬州,手工业非常发达,处处是良田。”桑虞说这句的时候却是显得有些阴测测,对着庾翼不是问话地问道:“廷尉署有搜索职权,对扬州的一些事情该是了然吧?”

汉国不是进行了一些改革嘛?其中最大的改革就是一些执法以及监督上面。诸如御史府主量刑与审判,廷尉署专诸搜索、缉拿、关押之权,大理寺行监督之职责。

庾翼本来还用复杂的心情在观看两岸的围观人群,颇有些时过境迁的意思,被桑虞突然来那么一下,开始明白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同僚对桑虞不待见了。

“这……”庾翼见刘彦看过来,先不说刘彦对那些事情知不知情,被桑虞捅出来就不能不说:“大多数叛逆被灭,家产归于国有,却有一小部分的土地……并未录入国有田册。”

刘彦对那些事情知道吗?很显然并不是毫不知情。

南方在东晋小朝廷时期是世家林立,他们主导着国家的走向,对土地的侵占以及兼并国家根本就管不了,差不多是恢复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状态,也就是氏族分割自治,至于听不听中枢的指示和命令只看个人自愿。

不管是世家级别还是豪强级别,要被算账的时候总是能够想出手段来自救,其中就包括拉人下水,贿赂执法者会是常见的一种手段。

刘彦知道了而没有进行处理,是前去处理的官员并没有因为收了好处就手软,也并没有大肆收受贿赂,胆子最大的就是收了一千亩土地,而那个胆子最大的人是桓温。

桓温为什么去接受一千亩的土地,事后也没有极力地隐瞒,很多人其实是心照不宣,无非就是觉得自己立下的功劳好像有些过大,用这种事情来自污。

说出去其实挺丢人,先汉一个堂堂的征南将军收受贿赂没有几万十多万亩根本就不收,一些权力大的小官甚至都敢几万亩土地的受贿,桓温要自污只敢收一千亩。

“依照汉律处理罢。”

刘彦说话的时候看了几眼桑虞,后面在桑虞即将开口说话的时候将头扭开。他是越来越搞不懂桑虞到底是要干什么,怎么会卯足了劲要得罪所有同僚?

船队一直都在逆水航行,速度上并不怎么快,所过之处是由长江内河水军沿途护卫,岸边处处可以看到人影,有不少根本就是在岸上追着船队一路跟随。

到了江都边上时,江都令早就在恭迎,刘彦并没有进行召见,甚至都没有片刻的停留,是让船队直接前往京口。

京口是扬州在长江出海口附近最大的渡口,原先还是东晋水师的主要基地,等待东晋小朝廷被灭之后,它不再具有军事价值,也是原先的基础设施基本被战争破坏,修复之后是作为民用。

因为已经有人率先过来,该得到通知的人玩命地准备,刘彦所在的这支船队靠岸之前,那里的船只早就被清空,连带闲杂人等也是被劝离。

刘彦是在随行军队先登陆之后才将双脚踩在土地之上,他选择这地方登岸,不是直接航行到建康登岸有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