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真正的较量才开始(第3/3页)

汉军战船的床弩布置与现代战列舰的舰炮布局差不多,只有在横列对敌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最大火力,“T”字阵型恰恰就最能发挥出侧舷火力,不管是在前战列舰时代,还是进入到无畏舰时代,基本上都是使用“T”字阵型。

对了,汉国虽然已经有青铜炮,可是并没有投入到海军战船的使用上面,除了是因为陆军对青铜炮的“划分”严重之外,还与海军没有可以让青铜炮发挥威力的战船存在有关。

海军想要使用火炮,首先是要船体能够经受住震力,吨位上面也绝对要足够,后面就是关于炮位布局了。

刘彦已经下令各船厂研究可以部署青铜炮的战船,他本人还给出一种思路,那就是给予盖伦船的设计草图。

汉国海军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装备青铜炮的战船(非系统),最快估计也要三年之后,甚至有可能更久。毕竟一种新生事物都是需要一再验证,尤其是海船更是如此,需要在验证中不断积累经验,才会有成品,而这个成品甚至都还要经过一再的改善。

“发射!”

因为战船之上都有光源,可以判断双方之间的距离,对寻找目标并没有太多障碍,汉军战船在敌军战船进入己方射程之后,各战船就相续发射床弩,手持劲弩的弩兵也是随之发射,瞬间海面之上又是在上演“流星雨”的画面。

这个时候的海上交战,远了就是拿箭来射,通常意义上很难对战船造成致命损伤,是以杀死杀伤对方船员为主,再来就是火箭可能会引燃敌方战船。

海面上的“流星雨”再次上演之后,该海域的天空不断来回激射火箭,一时间就是光亮大作,使双方皆能看清楚对方战船是什么款式。

笈多王朝是一个海上强国,他们的战船却没有突破这个时代的桎梏,比如床弩的布局上面,不像汉军战船布置在船首以及船尾、两舷,基本上就是哪里的空间比较大就摆在哪里,通常会是布置在船头。

因为床弩布局的关系,笈多王朝并不会排列一字型战列线,是采取船首对敌的方式,整支舰队看去是使用传统的三角形冲锋阵型,将船体最大的战船摆在三角前锋位置,导致被集火也就更为密集。

都是使用船桨动力,大型战船速度上的差距并不太大,只要是有心拉开距离,大船想要冲向对方进行接舷跳帮战无疑非常困难,在这个时候显得灵活的战舟(艨艟)就有了展示身手的机会。

双方开始使用远程武器对射的时候,两支舰队的指挥官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下达艨艟(战舟)冲锋的命令,可以看到在大型战船拼命对射的同时,体积较小的艨艟(战船)以船桨极快划水的速度窜上去。

“床弩改变攻击目标!”

同样的指令又在两个阵营的不同战船之上被下达,不管是艨艟还是战舟,都是以撞击敌船水平面之下船体为目标,要是被撞上必然是会出现破洞,介时海水肯定是要灌入,没有及时堵上就等着船体倾斜沉没。

床弩射中战船时,会破开船体钻出大洞,可是通常并不会造成致命伤害,但它们要是能够射中体积小许多的艨艟或战舟就不一样了,强大的贯穿力量必然是会击碎顶层,给予上面的士兵沉重的杀伤,甚至可能一击穿透船底。

在双方派出以冲撞敌船为目标的艨艟或战舟之时,又都是做出相同的举动,那就是开始更变船头,都想要拉开彼此的距离,一时间双方也都放弃攻击彼此舰队中的大船,是将所有远程攻击用在针对艨艟和战舟上面。

大海之上新发生的激战吸引了战场所有人的注意力,本就是来做一个“围观群众”的中亚和南亚各国肯定不会放弃就近观看大战机会,更清楚今晚的海战只是开胃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