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今天开始当皇帝(第2/4页)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大约意思就是赞扬王室是那么的威武和牛逼,敌人是如何如何的不堪一击,战争获得胜利之后,君王班师回朝。

不止会有彰显武功的《诗经·大雅·常武》,这等场合还必然会有《诗经·大雅·文王》、《诗经·大雅·皇皇者华》、《诗经·大雅·裳裳者华》等等的许多。

串烧似得大合唱是一首接着一首,懂得唱的人也会加入其中,导致某首传播比较广的诗就会变成万众大合唱。

“真是太令人震撼了!”克谢亚斯其实听不懂都在吟唱什么,但他能看得出来所有汉人都是随着吟唱的诗不同而有了不同的精神面貌:“听说《诗经》就是汉人历史的一部分,每一首诗都是真实不伪发生过的真事。”

“是的。”尤利安对这个远比克谢亚斯更加了解:“那是汉人远古时期发生过的历史,证明了汉人文明的底蕴。”

罗马也有自己的诗,还特别多,不缺赞美某位伟人的诗,一些场合也会被专门拿出来念。

波斯人同样也有自己的各种诗,一样是属于历史的一部份。

三个民族的诗在格式上不一样,但核心却是一样的。这一点上出现了霸主级民族的共同点,没有底蕴的民族压根就没有从远古流传下来的诗。

一样有属于自己民族诗的还有埃及人,不过埃及人的文明早就没落了,他们的历史成了罗马人历史的一部份。

天坛这边的仪式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刘彦的选择是以《诗经·国风·秦风·无衣》作为收尾。

《诗经·国风·秦风·无衣》大概是历朝历代在一些场合用到次数最多的一首,几乎是适应于所有关乎国运的场合。

当那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由官方合唱者带头吟唱的时候,现场的所有汉人皆是加入到合唱之中,随后是整座城池的汉人跟着吟唱。

要论起其余的诗,大概也就《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和《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能够与之《诗经·国风·秦风·无衣》较量一下,只是《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和《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是一般是用在求偶方面……

整座城池响彻《诗经·国风·秦风·无衣》的吟唱让异邦来客忍不住浑身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听得懂的是震撼于文字里面的杀气腾腾,听不懂的人也是感受到了那一股杀气腾腾扑面而来。

多少的岁月之中,有多少人就是唱着“岂曰无衣”踏上战场,文明和历史相结合的气场构成的就是吟唱声中,会令人脑海中浮现关于铁与火的一幕幕。

吟唱结束,最后一个环节到来。

刘彦不需要有人来给自己带上“皇冠”,他之前就已经将属于皇帝的服装全套穿戴在身上。

在天坛显眼的地方,一张案几之上摆着两样东西,它们是一本书和一柄剑。

刘彦走过去将书和剑拿起来,对着万众展示一手持书一手持剑的仪态,原地静立大约一分钟,纪昌率先行跪拜大礼。

不知道多少人在同一时刻跪地拜服,口呼“陛下!”

那些异邦来客在所有人跪下去的时候是懵逼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