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皆大欢喜(第3/4页)

徐正被念道名字的时候就已经走出班列,以大礼而向宝座跪拜,俯首听赏。

汉家制度,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

策书者,编简也,其制长二尺,短者半之,篆书,起年月日,称皇帝,以命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赐策,而以隶书,用尺一木,两行,唯此为异也。

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诏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

诏书者,诏,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如故事。

诫敕者,谓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诏敕某官。它皆仿此。

说白了,不每一份圣旨都是“诏”,不同的用字有不同的用意,像是封赏功臣就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要不就成了“啊,俺跟你说啊,你的事是这样,然后这样,最后就这样了”。

封爵用“制”,就是以皇帝的身份在制度框架内来下达命令,后面还会有其它的程序,比如“制”是用来确认,会有“敕”来进行赏格,最后才是用“诏”来向天下人公布。

无论是封赏爵位还是官职,真就不是一封圣旨就算完事,得是程序正确又留有副本封藏禁宫,才算是完整的步骤,少了任何一个步骤都属于“假旨”。

像是汉景帝给窦婴留了遗诏,这个“遗诏”就是属于不在程序内的玩意,说不在程序是没有走完程序,后面就因为这么一个不会被承认的遗诏,窦婴被处死了。

天子赏赐的时候,自然不会每一个程序的“旨”都会念上一遍,不过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公示还是必要程序,代表步骤完整。

然后“敕”的那一封圣旨是给被封赏者,那一道“制”的圣旨是封存禁宫,那一个“诏”的圣旨则是传达天下人。

徐正大礼拜谢,手持圣旨美滋滋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他从乡侯晋升到了县侯,按照先汉的说法,封地是在关内的频阳县,那么别人称呼的时候就是“频阳侯”,实际地位是列侯。因为频阳有万户,民间也能称为万户侯。

第二道封赏的圣旨是给纪昌,一样会是一些华丽但其实空洞的辞藻,公布有什么样的功绩,给予了什么样的待遇,不免又会有勉励的文字。

纪昌之前同样是乡侯,晋升到了县侯,封地是荥阳,官方称呼就是荥阳侯。

随后,依照功劳大小,一再有人听到自己的名字上前大礼跪拜,听完了圣旨拿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美滋滋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三十七份圣旨念下去,代表着帝国从此有了三十七位侯爷,他们当中只有六人是县侯,乡侯十一人,余下都是亭侯。

要是没有异姓分封那么一回事,封地在哪基本上也就是享受那边的经济实惠,决定本土之外的分封之后,是会按照级别来划定本土之外会有多少面积的土地来作为自己的侯国。

按照商定,亭侯会是五十里方圆之地,乡侯为一百里方圆之地,县侯为两百五十里方圆之地,郡侯为五百里方圆之地。

不过现在汉帝国并没有郡侯。

侯爵以下的爵位晋升并不会在大殿之内念旨,也不是由崔宗去念,会由原先的典客署官员前往。

这一次刘彦非常大方,一通封赏下去可谓是皆大欢喜。

新晋为皇后的崔婉,她也要有所表示,赐予珍宝是必定的事,母仪天下也能管一管臣工的家庭,例如挑选美女进行大放送。

在以往,刘彦就很喜欢成批的送异族女给臣下,不过并不是送汉家的美女,是选了战败国的美女。

今天却是不能什么美女都送,例如送给侯爵的美女肯定是某个战败国的王室女或宗室女,以此类推往下就是战败国官员的妻女之类。

对于皇室送美人,谁都是笑呵呵地接纳,才不管里面有没有细作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