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入党(第2/3页)

哪怕是倒数第一的正奏名进士(宋朝还有特奏名进士,这个是用来安抚屡试不中的穷措大的,有名无实,一般不会给职官),也能大大方便他日后办学和交游官场。

当然了,寻着正途,他是不可能高中的,哪怕得到了蔡京给予的“科举秘籍”。可是宋徽宗要帮着开挂的话……进士还是可以搞到手的。

不过,武好古的文章也得过得去啊!要不然宋徽宗的挂也不好开啊。

“老师,让我想想。”米友仁思索道,“国子监和太学里面有些名师的……那些民间书院的先生不行,他们的所学应付不了科举。”

王安石的《三新经义》对民间书院的打击很大,因为民间书院往往代表各个学派,譬如关学、洛学、蜀学,各自都对孔孟之道有自己的理解。

而且,大家对孔孟之道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汉、唐以来研究的基础上的。可王安石推出的《三新经义》否定了汉、唐以来的研究,称为:“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这也就否定了大量民间儒学书院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

道理谁对谁错且不论,但是要应举就不得不去钻研王安石的学问了。所以国子学、太学、各地府学和州学这些官学,就成了学习“应试”的荆公新学最好的场所。

不过武好古根本不可能去上太学和府学,不是进不去,而是没这功夫。

“老师。”米友仁想了想说,“我帮你想想办法,等您从辽国回来,一准帮你找个能教做文章的先生。”

“好,一言为定。”

……

“方镇?”

章惇正在自己的书房内听着纪忆和章毅的回报,一边听,一边无意识的用手指敲击着书桌。

这个条件其实也不是不能考虑的……章惇虽然是文官,但他是真懂兵事的。知道打仗这种事情,成算是越多越好。所以不能把想要投靠的燕云豪族往外推。

而且大宋是喜欢玩杯酒赦兵权的,而是要“赦兵权”,也得先把人家诓成自己的属下啊。小梁太后的兵权你别说一杯酒,就是一坛子酒也赦不了啊。

完全可以先把燕云豪族诓过来当大宋的节度使,然后再谈条件赦兵权……国初那些被赦了兵权的将门现在不也活得挺自在的?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啊!

相比之下,唐季五代的镇帅哪有那么好过?一帮牙兵三天两头闹军乱,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叫人给宰了!

章惇想到这里,对纪忆说:“忆之,你可懂兵事吗?”

“不大懂。”纪忆摇摇头。

他懂得够多了,明教、儒学、商业、马屁、几门外语,航海也懂,再要懂兵事不成诸葛亮了。

“唔。”章惇想了想,“那就找个懂行的……那个童贯懂兵事吧?”

“懂的。”章毅道,“他是李宪的徒弟,在西军前线多年。”

“好!”章惇点点头,“就叫他去看看吧……那些人既然想当镇帅,那就得有当镇帅的实力才行。”

想要做节度使当然要有实力了,而这些燕云豪族有多少战力,也不能让纪忆和武好古这两个外行去看。

……

这个时候,武好古已经和西门青一起回到了自家的大宅子里面。

武好古现在住的宅子很大,里面住得人也很多,不过都是住在主院和西跨院,武好古的东跨院里面只有他、西门青和小瓶儿三人。

小瓶儿不在家,很可能是去潘巧莲那里打小报告了,武好古也没怎么在意,就吩咐仆人去取了些酒食,在自己的内客堂里和西门青一块对饮共食。一边用餐,武好古还问起了在海州、徐州一带购买土地的事情。

“你要买多少地?”西门青问。

“一千顷。”

“一千……亩?”

“不是亩,是顷。”

“那是……十万亩?”西门青有些吃惊,“那可得花不少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