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奸臣孝子(四)(第2/3页)

也就是说,大宋还是有机会在济州岛插上一脚的!只要能借着使日的机会,把船队开去耽罗岛,再在岛上留下少量的武装博士,建立一个“堡垒式书院”,修建一个通商口岸,那么大宋就能把耽罗变成自己和高丽的双重属国了……这可不是面子的问题,而是存在巨大利益的!

济州岛东去大约500里就是日本国的博多港了。如果济州岛成为武装博士的据点,那么博士入倭可就容易多了。

……

武好古在思考要怎么把耽罗国变成大宋藩属国,并且以此为基地向日本国传播儒家仁义道德的时候,全然没有想到自己很快就要变成逼死孝子吕本知的小人奸臣了!

皇宫,崇政殿。

用老母鸡血写成的血书,现在就放在了大宋官家赵佶跟前的案几上面。

血书上的每一个字,赵佶都已经读过不止一遍了。

因为这封血书和赵挺之的奏报,昨天晚上就通过御药院送到正在和刘皇后——就是赵佶的嫂子元符皇后——研究油画的赵佶手中。

赵佶看到血书和奏报,连和嫂子探讨艺术的兴趣都没有了,马上回了自己的寝宫,还把皇臣司的头头召去问话。直到问清楚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州北军营火灾是武好古、高俅、潘孝庵所为,才放心的去睡觉了……

赵佶能当官家当然不傻了,他一开始也许相信是吕家父子傻傻的放火拆迁,可是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面此事背后存在黑幕时,他也能猜到是谁在下手了。

不过赵佶一点也不同情吕嘉问父子,因为吕嘉问到现在还没把另外半个都亭驿的房子卖出去,该给琼林苑修造司的钱一文也没见着。

这样的奸臣要来何用?

所以明知道奸臣冤枉,赵佶也打算把那两父子追官发配海州。

可没想到现在小奸臣变成了以死明志的大孝子,而且还上血书喊冤。

这事儿……可不好办了!

大宋是把忠臣孝子搁一块的,仿佛孝子就一定是忠臣,忠臣就必然是孝子。

现在吕本知已经是个死了的孝子了,而且是替父承担罪行而死的,那么吕嘉问的罪就不好论了!

而且,他还上血书喊冤了……

“既然吕嘉问之子已经承担一切罪行。”赵佶斟酌着用词,“莫不如就让吕嘉问提举宫观吧。”

宋朝的逻辑就是这样,大孝子一出现,因为州北军营大火引起的斗争立马就被逆转了——攻守已经易位!

虽然开封府的市民们不会吃这一套,但是天下读书人都会同情已故的孝子和吕嘉问。

再说了,州北军营一案中的疑点确实不少!

“陛下。”次相曾布立即接过问题,“臣以为让吕嘉问提举宫观的同时,也需要继续彻查州北军营一案!”

“还要彻查?”韩忠彦也针锋相对,“此案的两名案犯,一人自杀,另一人也做出了处分,再查处下去有何意义?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尽快选派能吏,完成州北军营的拆除和建房,以免耽误明年十月的御前比武。”

“但是此案疑点众多。”御史中丞赵挺之道,“十几名放火的案犯全部漏网,怎么能就此了结?”

韩忠彦说:“那就让开封府继续侦办吧。”

赵佶又将目光转向了曾布,曾布道:“权发遣开封府王觌年老体弱,恐难以承担此任。臣推荐刑部尚书郭知章权知开封府。”

郭知章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第十一世孙,是倾向王安石新政的官员,不过并不是新党核心。曾布想用他替换下旧党方面的王觌,自然是想把火烧向武好古了——在他看来,让王觌主持调查就等于在掩盖武好古、高俅、潘孝庵等人的罪行!

“臣无异议。”韩忠彦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和曾布争执,毕竟士林舆论很快会倒向吕嘉问的。

“陛下,现在太府寺卿空悬。”曾布接着又道,“臣推荐翰林学士都承旨蔡京出任太府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