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存天理,灭逆虏(三)(第2/3页)

你们是大宋天兵还是大辽天兵?这可不能搞错了,是有生命危险的!

他连忙抬起头看了看旗帜,没错啊,是“河西军总军机萧”,而且还是用汉字写的。如果是大辽天兵该用契丹文字啊!

“请问这位是……”仆固毗迦尴尬地一笑,又指着耶律大石发问。

“洒家耶律大石,大辽太祖皇帝八世孙!”耶律大石笑道,“不过洒家并不在大辽做官,而是投在云台先生门下求道,今次乃是为传播儒家天理而来!”

“儒家天理?”仆固毗迦本人是佛教和摩尼教的信徒——两种宗教一起信!就和宋朝那边搞释儒道合一一样。

佛教和摩尼教在高昌回鹘也有合一的趋势,而这种趋势正在断送高昌回鹘这个汉化程度相当高的西域邦国。

因为高昌的摩尼教比较正统,和中原异化的摩尼教不一样,虽然也强调“光明黑暗斗争”论,但是教义太过禁欲,而佛教同样是一个低欲望的宗教。两者相加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低欲望。人口不断减少,军事力量接近衰竭。

而儒家思想,因为存在世界观的缺陷,在失去了中原朝廷的直接支持以后,就无法在高昌回鹘立足了。所以仆固毗迦也只是知道有一个儒学,并不知其理,更不知道天理是什么?

“王子殿下是要在我高昌传教?”仆固毗迦嘴上尊称耶律大石为“王子”,不过心里面多少有点抵触的。

高昌国已经有佛教和摩尼教了,不需要儒学再回来了……

“并不是在高昌传教。”耶律大石笑着,“而是要去叶密立传播儒家天理!对了,可汗陛下,叶密立那边的三万帐契丹人还没有改宗天方教吧?”

“没有,还没有改宗。”仆固毗迦稍稍松了口气儿,他已经猜到耶律大石是为了叶密立草原的三万帐契丹人而来的。

他笑道:“王子殿下,叶密立的契丹人虽身在喀喇汗,但始终心向大辽的。他们期盼大辽天兵已有百年了……如果王子能打出大辽代旗帜,他们一定会归附王子的。”

定居叶密立草原的这三万帐契丹人,在原本的历史上还要再等二十多年,才能遇上从可敦城迁移而来的耶律大石和他的契丹大军。而这批人,后来也成了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西辽帝国的基本盘。

“他们信什么教?”大石问。

“萨满教。”

“好!”耶律大石笑了起来,和身边的萧铁牛、韩大狗两人互相看看。

这下可来对地方了!三万帐契丹牧民啊!而且饱受天方教的压迫,还在坚持原本的萨满教信仰——萨满教非常原始,也没有严密的教义和强大的宗教势力,是很容易改宗的。所以耶律大石在从萧合达处获悉有三万帐契丹遗民一直被喀喇汗朝控制在叶密立草原后,马上就起了教化他们的心思。

大石自己是辽国皇族,萧合达又是辽国后族,而且手里又能从河西军借到一点精兵。只要能得到高昌回鹘的帮助,打到叶密立草原去解放那里的契丹人应该没有什么难度。

而有了叶密立草原的三万帐契丹人协助,八剌沙衮和附近的碎叶城,还不是耶律大石和萧合达的囊中之物?

八剌沙衮和碎叶城一到手,喀喇汗朝就失去了根基,紧靠喀什噶尔的力量,是不可能支撑整个汗国的——八剌沙衮就在费尔干纳盆地外面,周围是中亚最富庶的土地,一旦被耶律大石和萧合达拿下,那位中国狮子王也就完蛋了。

耶律大石当下道:“可汗,某和萧军机在高昌休整几日便去叶密立,现在向你借点粮草牛羊和马匹可行?”

“行,行!”仆固毗迦连连点头,“上国(他也不知道是哪个上国了)但有所命,小汗无不凛遵!”

……

“哈克木长官,已经确定上桃花石的异教徒所挖掘地道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