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拥有四海的皇帝(七)向印度进军吧(第2/3页)

且不论章援会不会在河西搞独立王国,单是将河西从“西贼”手中全取的功劳,就足够让他成为今后大宋极有分量的重臣了!

而章援则会推荐赵乾顺出任葱岭、勃律、安西三镇节度使,天竺宣抚大使。虽然失去了河西本部,但是赵乾顺还是可以从河西带走几十万的“汉人”部民。甚至可以把河西精壮搜罗一空,统统带去天竺当大老爷。

将来甚至可以在天竺再次为帝图皇!

至于大教化团,当然也是有收获的。大教化团可以得到的是拥有领地的书院、佛寺和道观。

无论是章援统治下的河西路,还是赵乾顺统治的安西、葱岭、勃律和天竺属地,肯定都是实行层层封建的封建制度的。大宋这种官僚帝国的体制,是根本不可能在那种土地贫瘠交通不变的地方实行的。

而封建领主并不一定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书院、寺庙、道观。当然了,也会有拥护祖国统一,热爱赵大官家的天方寺受封。

在安西、葱岭、勃律和天竺属地,信仰各种宗教,分属不同民族的人民,都是一律平等的……

而这种拥有封地部民的书院、寺庙和道观,也是对赵乾顺、赵忠顺兄弟分离主义倾向的限制。

这些书院、寺庙和道观可不是从赵乾顺、赵忠顺兄弟手中领取的封地,而是赵乾顺、赵忠顺兄弟的合伙人!

他们效忠的是各自的上级寺庙、道观还有博士团!

而陈剑、于同道、刘龙和薛定四人,既可以选择追随章援,去做河西军的大将,也可以选择返回界河商市,成为大博士团的高层。

“报……”一个拖长了声调,背后还插着面传骑兵认旗的小校跑了进来,在刘龙和于同道跟前立定行了军礼,“刘副军机,于正将容禀。狮牢城急报,喀什噶尔城中骚动,大批贼虏正裹挟百姓出城!”

刘龙和于同道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终于等到了断的时候了!

……

天是灰黄色的,北风如同巨涛,一波波的扑向在风沙中缓缓而行的大队人马。

这是从喀什噶尔城城中出逃的人马,不仅有披着盔甲携带着武器的战士,还有无数扶老携幼的家眷——都是阿斯兰汗部下们的家属!

桑贾尔率部抵达喀什噶尔似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除了加快消耗城内不多的存粮。

时间在犹豫和对峙中慢慢流逝,从夏天一直等到秋风乍起,桑贾尔都没有决心去进攻恰克玛克河的南岸的狮牢城。

小规模的接触战倒是每天都在恰克玛克河南岸的荒原上进行着,桑贾尔派出了宝贵的古拉姆骑兵去试探对手的实力。而迎接他们的则是河西军的西凉骑兵和铁鹞子!

在单兵较量中,古拉姆战士凭借着出色的武艺,往往可以占到上风。但是他们的对手却习惯用集团冲锋的办法作战,有点像十字军骑士的打法。不过比十字军厉害多了!十字军骑士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只会冲锋不善骑射。而西凉骑兵和铁鹞子本身也是极其出色的轻骑兵,不仅可以冲锋,而且骑射的水平也不亚于古拉姆战士。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数量很多!而且常常和持着长枪和弩机的步兵一起作战,因而让桑贾尔的古拉姆战士吃够了苦头。

在进行了多次数百人规模的战斗之后,经验丰富的桑贾尔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攻破恰克玛克河对岸的城堡。如果自己率军渡河去围攻那座城堡,那么他的大军就会陷入巨大的灾难中了。

对方的骑兵比古拉姆厉害,步兵更是可以碾压波斯雇佣军,而且数量又多(具体多少不知道),和这样的敌人野战都你不可能打赢,何况攻城?

所以从喀什噶尔撤退,就是桑贾尔唯一的选择了。

不过喀什噶尔就是个牢笼,进去容易,要离开可就困难了。可不能随随便便一走了之,更不能抛弃阿斯兰汗自己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