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南征北伐(七)御驾亲征吧(第2/3页)

可这帮人在纪忆眼里却是个宝,有军官有效用,其中的效用士还是鼎鼎大名的界河佣兵啊!

所以纪忆也不端文官架子了,亲自跑前跑后,招待安顿谭稹,再陪着他说话。说的话都离不开一件事儿,组建大名府团练!

现在纪忆和许将是有钱有名义,壮丁也不缺,就是没有能带队的军官。

通报静安城被围的传骑到的时候,纪忆正强打着精神在和谭稹说着办团练的好处,就听见屋子外面脚步声错落响起,人还没到,声音已经到了。正是纪忆的心腹幕僚,名叫纪庆的族侄,还是格致大书院的律学院毕业的生员,没有能考上进士,于是就跟着叔叔做个机宜文字。

“八叔,八叔,深州急报!契丹大军已经杀到深州城下,距离黄河只有十几里地了!”

纪忆听到这个噩耗,就是摇头苦叹。

“大官,你看看……都快兵临城下了!可大名府城内却连一营新军都没有!您要是肯留下,一个经制大名府路兵马的差遣,我和许学士总能保下来的。”

说实在的,谭稹也不愿意灰溜溜的回开封府去。他是官家的奴婢,生死荣辱却都在官家一念之间。官家宠信他,再怎么贪污腐败也没事儿。如果有朝一日官家不信他了,呵呵,那帮御史言官可都等着拿他这个失宠的阉臣开刀呢!

留在大名府,在纪忆和许将两个文官重臣的支持下办团练,倒是不错的出路。至少能让官家用得上,那帮御史言官也不至于往死里咬他啊!

现在的武好古不就还支撑着好大的市面?虽然底盘下也危机四伏,但是架子总归没有倒吧?

“行!”谭稹重重点头,“咱家就留在大名府帮个忙吧!不过咱家有个条件。”

“条件?什么条件?”

“您和许学士得一块儿上奏,请官家御驾亲征!”

“什么!?”纪忆吓了一跳,“御驾亲征?大官,你可当真么?”

谭稹苦笑着摇头,“官家不敢来的……不过宣称一下,也能吓住耶律延禧啊!”

“也对。”纪忆点点头,“某家马上去寻许学士,和他商量请官家亲征大名府的奏章要怎么写。”

“不,不,不是亲征大名府。”谭稹摇摇头,“而是亲征界州。”

“亲征界州?”

“对!”谭稹点点头道,“河北存亡不在大名府,而在析津府!契丹现在居然大名府还有300里,没有那么快就能兵临大名府城下的。想要攻城更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而武好古的河间大营,现在就摆在析津府城下……随时都可以攻城!如果耶律延禧得知官家要亲统六军北伐燕云,他还敢继续南下大名府?”

“好!好!”纪忆拍着巴掌,“果然妙计!”他猛地站起来,“下官这就去和许学士一块准备上奏之事!”

……

纪忆和许将的奏章还没有送到开封府,赵佶就已经被气着了,这会儿正在琼林宫的崇政殿上破口大骂。骂武好古,骂纪忆,骂李纲……原本以为他们是国之栋梁,没想到都是奸臣啊!

纪忆和李纲在海外当强盗,坏了大宋国的名声,什么拥有四海的皇帝,根本就是个海贼王,真是贻笑天下了。

武好古更坏,明明知道赵佶的意思是让他戴罪卖国,他却偏偏要出动舰队去辽东抢粮!而且还有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民以食为天!

好嘛,大宋天朝,堂堂盛世,老百姓没饭吃要派舰队出去抢!

从古至今,普天之下,有这样的盛世吗?有哪国穷兵黩武到了要抢粮喂饱老百姓的地步?

“回禀陛下。”蔡京一本正经的上奏,“据臣所知,西方罗马人民国鼎盛之时,就连年从阿非利家州的埃及国抢粮食的……”

“你!”赵佶瞪了一眼蔡京,“我堂堂天朝,能和西方蛮夷之国相比吗?”